一直以为,股市是个强者搏杀的场所,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进入股市。所以,每次走进交易大厅,看到那些头发花白甚至全白的老年股民,心情就变得有些复杂。这个许多人眼中的弱势群体,在熙熙攘攘的股票交易大厅里,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近一个月的时间,记者在各大证券营业部营业大厅,陆续接触了若干老年股民。在记者接触的老年股民当中,潘淑祥老人已经72岁,丁老先生及冯老太太老两口,也都年近古稀,其他大多介于60-70岁之间,他(她)们都是退了休之后,由于存款利率低而进入股市的。老年人介入股市的资金基本在1至5万元之间。岁数越大,入市的资金越少。有知情人说,实际上一些老年股民只拿1万元或几千元在炒股。北京证券登记公司的唐雄先生介绍说,老年股民数量不少,但介入股市的资金量并不多。大多数股民是奔着消遣、打发时间去的。
在航空证券北京营业部遇到潘淑祥老人的时候,她正在办理转户手续,她和记者在大厅门口站着聊了近半个小时,从行情一直说到吴敬琏,毫无疲态。11年前从中央党校退休的潘淑祥老人,改变了一些记者对老年股民的看法。但社会上的人们又是怎么说的呢?
年轻人:老年人不懂技术、胆小、持仓时间长、容易听信,炒得好的少
蹲守交易大厅的年轻股民,普遍认为老年人并不适合炒股。刘先生说,老年人基本不懂什么技术,也不爱学。胆小、不敢追涨杀跌、持仓时间长、容易听信,炒得好的少。国泰方庄大户室的温女士也认为,股市本身就是大鱼吃小鱼的地方,而在散户当中,老年人更是弱势群体。资本市场,不仅风险大,而且有时候很残酷,对心理承受能力要求很高。老年人如果能找别的办法消遣,最好别到股市中来。
老年人:我们有的是时间,炒股只为消遣,不追涨杀跌、见好就收,挣点钱就知足。
对于同样的问题,许多老年人表示不敢苟同。记者接触过的所有的老年股民,绝大部分对记者说炒股票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挣钱。当然挣到钱很高兴,但是赔了也没什么。反正是消遣,在股市上打发时间。老年人认为,他们炒股更稳妥,不追涨杀跌,只在底部买进。潘淑祥老人因为去年一年30%的收益率,很是自豪地说,“我的脑子远没有僵化。”
尽管对炒股有自己的一些看法,部分老年股民也在股市上小有斩获,但是,持股数量多、时间长、满仓操作,的确是很多老年股民的特点。记者曾在华夏东四营业部与几位老年股民聊天,有的老年股民手中的股票有8、9只之多。原因是,套住了,就买新的,直到满仓。
社会学家:老年人炒股并非社会主流,重要的是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消遣场所。
对于老年人炒股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郭崇德教授,他认为,老年人走进股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块的时间没法打发。针对老年人的活动,比方说旅游等范围较小,为老年人提供的消遣娱乐场所还没能成规模。不过,目前看来,老年人炒股票还形不成社会主流。老年人炒股,对盈利预期不可太高,患得患失不利于心理健康。
市场人士提醒老年股民,对风险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有一句话,别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因此,老年股民的炒股资金最好是手中的闲散资金,不要把辛辛苦苦攒下的钱都放到股市上去。实习记者肖齐
编后语:炒股和年龄有关吗?其实说来也没什么关系,索罗斯、巴菲特也都年逾花甲了,那干嘛说我们的老年股民就一定是弱势群体呢?当然,这量力而行、随遇而安则是任何年龄的人都要记取的。上股市来本来是想玩玩儿,可费钱费力,到后来闹得心情很郁闷,那不就让股给玩儿了?所以我说您就记住一句话,只求快乐!否则咱就回家去抱孙子。
今后,我们还会把镜头聚焦于京城上班族、下岗族、学生族,您也可以将您的看法告诉我们,请来电或邮件:64183399-3353、stock@morningpost.com.cn。刘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