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杨柳报道 在明知是假货的情况下仍然心甘情愿地掏腰包购买,并且以消费为目的,这是为什么呢?
在某商业市场的地摊上,两位年轻人花20元买了一件“名牌”T恤,记者随后追上去,问他们是否认为这是正宗名牌货,一个年轻人坦然回答说,这个牌子的T恤只要20元,谁都知道是假货,但价格便宜,式样过得去。
在街头打游击卖假烟的摊贩也尝到了甜头,不惜冒着风险卖假烟赚钱。一包“中华”只要2元,任谁都知道这是假得不能再假的冒牌货,可是购买者依然甚众。一个购买假烟的消费者告诉记者,真烟的味道和这2元价位的基本没什么差别。
辽宁省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刘新年分析说,一些消费者之所以热衷于买假货,是因为对他们来说,假货价格便宜得多,使用价值却相差不了多少。刘秘书长认为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有些人想追求名牌效应,但又没有购买能力,所以他明知是假货也要买。而厂家、商家为了这部分买方市场甘愿铤而走险生产销售假冒商品。这也体现了在新旧市场体系的转型过程中,买方和卖方都还不成熟。应该说主要责任还在生产厂家,如果他们不造假,也就没有假货可买。所以惟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坚持不懈地打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