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尔,福建人。
五一放假,用假日消费带动假日经济进而拉动经济内需,黄金(3226.23, -92.87, -2.80%)周的热闹本来是一件大好事。然而遗憾的是,也有另一种“热火朝天”的现象如同暗涌在黄金周春日暖流中的寒流,让百姓们感到一种彻骨的寒。比如说,笔者的一位朋友在五一前就和汽车租赁公司订好郊游的汽车,每天500元,共二天计1000元。可到了五一节,他带着全家正准备出门时,汽车租赁公司告诉他,价格变了,每天得多交一百元,这1000元变1200元,没别的理由,就因为黄金周人气旺,出门的人多;再比如说,一位朋友到某酒店用餐,当他酒足饭饱出门结账时,却发现账单所有的菜都比平时加价30%……问商家,老板说,没有加收你们“过节服务附加费”已经是看在老顾客的份上了。
在黄金周期间,由于各类消费者的增多,国内某些商家涨价已是老问题了,可不想发展到今天,各路诸侯都趁这黄金周期间,打起涨价牌来,却是消费者们始料不及的事儿。
诚然,于市场经济的道理来说,提高价格不失为达到调控人数的好办法,如按这个理,在某些的确可以达到“调控人数”目的的行业上涨一点价,或许还说得过去,可就眼下这趁节搭车涨价现象,那些涨价的行业和商品,哪一个行业是为了调控人数,避免服务质量降低而涨价的呢?
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连同商家涨价一并发生的还有某些人的趁节宰客,某些人趁节捞一把的现象。“五一”这天,我的一位朋友“打的”上街,人还没下车,车门就被一小孩打开了,朋友正纳闷这过节是谁在组织学雷锋做好事?孰料,那小孩把手一伸,一开口就是“过节开门费……”
如此种种趁“火”打劫的现象,能不让消费者齿冷吗?自从国内兴起黄金周以来,面对黄金周为市场带来滚滚的消费人潮,商家们所想到的不是如何更好地搞好服务,拿出更多更过硬的产品给消费者,而相反地却兴起“此时不宰何时宰”争抢唐僧肉的经营理念,已非一次两次。由此可见如此这等“举起宰客的大刀砍向黄金周”的做法,早已不是什么简单的“物非所值”的问题,而是长期以来一直阻碍国内市场健康发展并泛滥于商界的以欺骗消费者为本事,以占消费者便宜为水平的经商意识问题!
鏂版氮璀︾ず锛氫换浣曟敹璐归娴嬪僵绁ㄤ細鍛樼瓑骞垮憡鐨嗕负璇堥獥锛岃鍕夸笂褰擄紒鐐瑰嚮杩涘叆璇︽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