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袁祖君报道 黄金周带动了旅游热,经济学家预测,伴随着旅游热、出游风险的增大,必将给旅游保险市场带来红火。不过实际的情况是,一边是旅游“高烧”,各景点、交通爆棚;一边是旅游保险市场的冷冷清清。
近年我国出游人数的急剧增多,使风险系数也不断增大、事故增多。按说在这种大背景下防范旅途风险的旅游保险应当受到游客的青睐,但记者在北京几家保险公司初步了解到
,今年“五一”期间,尽管出去玩的人不少,但能惦记着保个险的还是寥寥。而去年“十一”期间,除20%的游客因随团旅游由旅行社办理保险外,绝大部分出游的个人处于无保状态。
-险种太少把客户群挡在门外
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缘于如今的险种仍欠完善。通常的游客出游仅有旅游救助保险、旅游人身意外伤害险、旅客意外伤害险、住宿游客人身保险供选择。“很显然,我国的保险险种少得可怜。旅游往往包含着相当多的风险因素,乘车安全、盗抢、自然灾难随时都会发生。发达国家的游客都很重视为旅游上保险,相比之下我国亟须加强这一领域工作力度。”有关专家指出。同时,目前大多数的旅游意外险只卖团体险,即只针对旅行社、单位、组团机构等团体客户,而对于自助旅游的个人暂不承保。有关资料则显示,我国目前出外旅游的人群中有80%是自助旅游。这就意味着,有限的投保方式把相当大的客户群挡在了门外。
-保险意识是关键
一些保险公司表示,“目前的旅游保险已基本可以满足投保人的需求,旅游保险一直热不起来,最‘致命’的是我国消费者的保险意识。”京城一保险公司团险部经理说:“一部分游客存在侥幸心理,甚至采取抵触的态度,不愿意为旅游上保险。认为出外旅游就那么几天,根本没有必要花那个钱来获得这种保障。”
-销售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目前旅游保险的销售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由于旅游公司等代理销售的热情并不高,旅游者只能到保险公司的网点去购买,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他们购买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