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欧盟是否封杀中国酱油一事闹得沸沸扬扬,但百姓最关心的还是咱每天用的酱油是否安全。为此本报特邀北京市疾病预防中心给读者解答。
近日来,不少媒体报道我国1999年出口到欧盟国家的酱油中因含有一种叫氯丙醇的致癌物质的消息,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氯丙醇是一类公认的食品污染物,其中的3-氯-1,2-丙二醇可以引起某些实验动物肿瘤,并造成肾脏和生殖系统损伤。它产生于利用浓盐酸水解
植物蛋白的加工过程中,当用浓盐酸水解植物蛋白(如豆粕)生产氨基酸时,盐酸和植物蛋白中的残留脂肪作用生成氯丙醇。食品工业中利用这种富含氨基酸的酸水解植物蛋白液作为一种增鲜剂,添加到酱油、蚝油等调味汁及固体汤料等复合固体调味品中以增加其鲜度,从而造成了上述食品的污染。
去年以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北京市卫生防疫站)开展了对本市销售的酱油、蚝油及固体汤料等复合固体调味品中氯丙醇污染状况的调查研究,确实发现有少数样品有较高含量的氯丙醇,单纯利用传统微生物发酵工艺生产的酿造酱油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含有这种污染物的。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添加了酸水解植物蛋白的配制酱油等调味品都一定含有氯丙醇,因为只要通过改进酸水解植物蛋白的加工过程,建立良好生产工艺(GMP),是可以使氯丙醇含量明显降低的,这是预防氯丙醇污染食品的主要措施。(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所)
所属专题:食用酱油怎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