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1年03月13日 19:19 中国经营报
治疗一次感冒用去百余元,住院一月花费万余元,这恐怕已不算新闻。药品缘何如此昂贵?除了近年来药品涨价因素外,眼下服药流行“崇洋”现象,是导致药品昂贵的症结所在。为此,业内人士不无感慨:如今“洋药”独步天下,合资药紧随其后,国产药夹缝求存处境维艰。那么,“洋药”和“国药”之争中,由谁来端平这碗水呢? 竞争砝码偏向洋药 自1980年日本大冢公司率先在天津建立第一家医药合资企业后,医药合资企业在我国“遍地开花”,目前我国的医药合资企业已达1500家左右。而且,在医药合资企业不断崛起的同时,“洋药”也与之遥相呼应,纷纷抢滩中国大陆。各类进口药品的蜂拥而来,使本来被誉为“朝阳工业”的国内医药行业面临严重冲击。应该承认,有一些进口药的疗效的确是目前国产药品尚不能替代的,如抗生素中头孢类、氨基酸类等,它们在治病救人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但也有些国产药品的质量和产量已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有的国产药品早已形成规模,甚至供大于求,却依然抵挡不住汹涌如潮的进口势头。 有关专家认为,现在医生开“洋药”、开贵重药处方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主要原因是,利益驱动支配了一些医生的创收欲望。某地的一些医院药房搞承包责任制,医生搞处方提成制,从而促使医院使用三资企业生产的药品及进口药品高达90%以上。就有些医院收入组成比例而言,医疗技术费仅占10%,设备诊断费占20%,而药品收入则占到70%,有的医院药品收入还高于这个比例。从我国医院实际状况来看,药品收入无疑成为“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国家把医院视为不上交税收的福利型单位,给予药品批零差价部分归医院的补偿措施,即医院在进出药品之间至少可收入15%的差额,所以医院消耗药品金额越大,其利润也越多,在医务人员劳动报酬直接与医院收入挂钩的现行医疗体制下,“洋药”便成了创收的“敲门砖”。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洋药”还是滋生药品回扣的温床。药品回扣风始于80年代中期,此后愈演愈烈,到90年代已成为公开的秘密,甚至发展至“无扣不成交”。在80年代,药品回扣率一般在3%左右,但现在有的地方竟高达30%。药品回扣造成了国家财税大量流失,据统计,全国医药系统内医药商业对医疗单位的年销售额达400亿元,加上系统外的销售部分,每年医疗单位获得的药品回扣可达70亿元,由于医疗单位是免税单位,即使公开进入医疗单位财务账户的回扣,也造成国家税收的严重流失。 从回扣的“含金量”来看,“洋药”显然要比“国药”高得多,“洋药”的回扣率比“国药”要高出1倍多,如“国药”的回扣率按15%计算,进口药的回扣率则在30%的水平上,如按回扣金额计算,差距更大,如一盒10元的国产药,按上述回扣率计算,回扣金额是1.50元;而同样品种的进口药50元一盒,按上述回扣率计算,回扣金额高达15元。相比之下,后者的金额比前者高出9倍。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医药经营企业和医疗单位对“洋药”的“偏爱”了。 让进口药、合资药、国产药公平竞争 进口药和合资药合围市场,使国产药品面临严峻形势。问题的严重性不仅在于药品进口势头锐不可挡,数量有增无减,而且在于合资企业也不甘示弱,不少合资企业已由外方参股变为控股,从而由外方控制了主动权。由此,国产药处于腹背受敌,只能在进口药和合资药的夹缝中求生存。 目前,我国国产药品大都由中央或地方管理,流通过程的利润不超过15%,而进口药和合资药品价格却是敞开的。如同样是补钙片,国产“多钙片”每瓶2元,合资“帕米诺”90多元;又如国产“奥复星”输液每瓶50元,进口的每瓶则高达198元。就疗效而言,大多数国产药与进口药、合资药难分伯仲。因此,国家应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对进口药和合资药的价格要予以一定控制,对国产药价格予以适当提高,使药品的价格与价值基本相当。 要完善医院的补偿机制,改变“以药养医”的状况。医院目前确实存在开洋方、开合资药处方以提高收入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医疗技术服务价格改格体系没有理顺,导致“劳务亏损卖药补偿”。而改变“以药养医”的状况,必须实施医和药两业彻底分离的新体制。在目前国家对卫生事业拨交经费不可能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应适当提高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医院只负责给病人治病;同时把医院药房游离于医院隶属关系之外,与医院经济利益脱钩。其好处是,一方面能提高医院收入,另一方面可避免医院追求药品处方高额利润而开进口药、合资药处方的弊端,形成进口药、合资药、国产药三者之间公平、有序竞争。 药品市场管理要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对生产和经营企业以回扣形式搞竞争的,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条款严肃查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解决回扣问题,有利于改变国产药品因回扣逊色于进口药、合资药而在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的局面。 专家还认为,国有企业自身也有要改进的地方,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国外企业、合资企业相比,在新药开发能力、管理模式、营销策略、公关意识、媒介宣传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要合理调整原料药的生产布局。目前我国制剂厂生产的原料药主要由集中在北方的华北制药厂、东北制药总厂、新华制药厂这“三巨头”提供,南方大部分药厂因远离原料药生产基地,远水难救近火,或从国外进口原料药,或改产口服液,导致“洋药”乘虚而入,国产药被“洋药”所取代。因此,要适当增加南方原料药生产能力,同时控制原料药出口,从而使国产药品冲出夹缝,重新赢得市场的主动。邬时民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