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本土零售企业在营销观念、市场化和内部管理上获得长足进展,但在扩张布局上显得有些疯狂,“我们最缺的是市场调节手段。”有业内人士坦言。
前不久,百联、王府井百货等15家中国零售行业巨头进入商务部确定的被扶持的大型流通企业推荐名单。中国零售业“国家队”终于正式出炉。
据了解,进入“国家队”后,被重点扶植的企业将重新构筑发展模式,并在参与重组并购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政策优惠,在“做大”的情况下与沃尔玛、家乐福等外资巨头相抗衡。很显然,“国家队”的横空出世,将使已经提前与外资打响“战争”的中国零售业以更强劲的姿态,与外资贴身肉搏。扩张困局
在过去的10年里,我国零售业走完了国外零售业150年的商业历程,西方发达国家历经8次零售革命形成的20余种业态几乎全部在我国出现,一个城市从只有几家发展到数十家商厦争雄的局面。
在2005年中国流通业即将全面对外开放之际,大卖场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本土企业欲与国际巨头分庭抗礼,连锁经营、联合兼并等各种模式大闹流通业。如上海联华超市计划5年内将其门店从1921家拓展到8000家;华联超市将把全国划分为6个区域,组建庞大超市群等等。
扩张并非都是好事。过去的一年,由于大卖场、大超市的过度膨胀,造成了卖场的虚拟经营。如曾经两度进入“中国连锁百强”的福建最大连锁企业华榕超市因急速扩张而突然破产,打破了“大而赢”的神话,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如仟村百货等知名卖场、超市也走进了扩张后的死胡同。
“最值得担忧的不是外资,而是内资的盲目扩张。”业内人士坦言,近3年来内资企业在营销观念、市场化和内部管理上获得长足进展,但在扩张布点上显得有些疯狂,目前零售业最缺的是市场调节手段。
当初以亚细亚、赛特为代表,零售企业在市场上四处布点,结果由于内部人员储备、管理等不足最后不得不收缩战线。本土企业加入到与外资品牌抢地盘的阵营中,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却因为缺乏慎重和理性,使得这场战争变得十分危险。
专家介绍,我国零售业规模小,集中度低。近年来,虽然通过兼并重组,涌现出了几个在国内堪称巨头的零售集团,但与国外零售大鳄相比相去甚远。沃尔玛2003年销售额为2600亿美元,而中国零售业排名第一的上海百联,2003年的销售额是485亿元,而这个数字只相当于沃尔玛9天的销售额。
在连锁经营上,国内零售企业与跨国集团相比,更是无法抗衡。美国的连锁经营已占全国零售额的80%以上,而我国这一比重仅为25%左右。同时,大多数内资零售企业规范化水平低,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配送中心和信息系统;没有形成完善的、规范化运作的经营管理体制,从而阻碍了零售业连锁经营的发展。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曾对全国近400家连锁超市的14000多个门店2003年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其中涉及家乐福、易初莲花、万客隆、麦德隆、沃尔玛等42家外资企业的1700多个门店,从门店发展速度看,本土企业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外资企业的发展速度。2003年,本土企业占87.3%,增长速度为32.35%,外资企业占12.7%,增长速度为21%。必解的命题
目前,全球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40多家已在中国“抢滩登陆”,对我国传统的零售业形成渗透和吞并之势。一些地区为了完成引资指标,不惜出让城市黄金地段,对跨国零售业采取敞开大门、来者不拒的态度,无条件协助国外零售业大开分店,并给予外资零售企业各种“超国民待遇”,助长了“洋巨头”在中国土地上安营扎寨的速度,使得国内零售业在入世保护期内没能形成保护缓冲,陷于被动。同时,中国零售业偿债能力太低、债务成本太高也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为外资零售业的长驱直入留下了空间。在外资零售企业的强力竞争中,资金、规模、管理、观念等多方面处于劣势的中国零售企业,不可避免地将会被淘汰一大批。一家著名咨询机构预测,2005年后,中国将有一大批零售市场可能被沃尔玛、家乐福等少数几家跨国零售巨头占据。他们重金买下黄金地段,吸纳并控制中国制造商,逐步垄断中国流通业的5条经济命脉:市场、人才、企业品牌、供货商以及国内外两个市场渠道。
专家介绍,高负债低利润率的经营方式,对国内零售企业的扩张形成了巨大阻碍。由于利润率太低,需要外来资金支持扩张,因此由国外零售业大举收购中国零售业似乎是惟一解决方案,这给国外零售商的倾销战略找到了可以利用的平台。如沃尔玛利用其规模化和全球化采购优势,降低商品的采购成本,提高价格操控能力。2000年,沃尔玛在中国采购100亿美元,但这些中国产品却创造了270亿美元的销售额。毛利润率高达170%,令中国零售企业望尘莫及。
在2004中国零售业高峰论坛会议上,有专家指出,今后15年,全球经济的主战场在中国,中国市场的潜力以及潜力的爆发速度,超过世界上任何国家。那么,中国零售业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是与狼共舞,有所作为;还是节节败退,葬身狼腹?这是中国零售业面临的一道必解命题。
作者:王向龙
(来源:本站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