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美军GMC车队往重庆运送物资时,走过一条呈现无数“S”状的狭陡公路,美国人拍下这难见的奇观,人称“24拐”。很多人一直认为“24拐”在云南,有人认为在印度或缅甸。2002年,一个叫戈叔亚的人经过大量考证,证实“24拐”在贵州晴隆县境内。证明真相的过程比真相本身更耐人寻味———戈叔亚并不是贵州人,而是云南人。
贵州就这样甘于默默无闻,而贵州人做企业似乎也是如此。企业名气与产品质量落差
在2004年9月全新亮相的中国名牌产品名单上,贵州轮胎公司生产的前进牌全钢子午胎和贵州钢绳集团生产的巨龙牌钢丝绳光荣上榜。据悉,这是贵州自2003年实现中国名牌零突破之后,在名牌培育上取得的又一成绩。其中,贵州轮胎在美国《橡胶新闻》对全球轮胎企业的最新排名中,位列第34位,而贵州钢绳集团则是国内钢丝绳行业的龙头老大,并且两家均为上市公司。
然而,就是这样的企业,外界对他们却知之甚少.。难怪在他们参与中国名牌评审过程中,曾有评委发出这样的惊叹:贵州还有这么好的企业?
目前贵州省共有3家企业生产的3个产品获得中国名牌称号,除上述两个产品外,另外一个是由贵州宏福实业总公司生产的磷酸二铵。纵观这3家企业,人们不难发现,他们能获得中国名牌,主要源自于产品本身,而并非以企业的品牌形象来带动他们的产品。如果提起他们生产的产品,不管是宏福生产的磷酸二铵,还是贵州轮胎生产的全钢子午胎及贵州钢绳集团生产的各种直径钢丝绳,业内人士对其质量都要翘起大拇指。但要问起这些产品叫什么牌子,可能知道的人很少了。由此可见,贵州企业的名气与自身的实力远远不能成正比。
对此,贵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秦红说,品牌意识的缺乏与长期被忽略,是制约贵州企业做大做强的一个重要因素,也使企业在产品创新时缺少品牌支撑,企业往往在产品老化过程中丧失竞争力。品牌弱导致产品附加值低
由于缺少品牌的影响,创新能力偏低,导致贵州企业产品在外地市场中知名度不高,同时还使贵州产品与低档货在某种层面上划上等号,一些企业只得另辟蹊径。
2003年5月,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对申报中国名牌的企业进行帮扶,在一厂家发现该企业产品的外包装上印着“上海××××公司”字样。这本是“不把鸡蛋放在一筐里”的做法,企业在原产地之外设立分公司,注册新品牌,是经济学中规避风险所推崇的“标准动作”,但该企业负责人向质监人员表达的却是另一层意思,为的只是淡化“贵州制造”的痕迹。
如此尴尬局面的出现,皆因品牌力量薄弱衍生。纵观国内外的一些知名品牌,在品牌创始初期其品牌地域特征会比较明显,但随着品牌力量的凸现,消费者就会通过品牌而不是通过产地来认可产品。如美国微软产品大部分为墨西哥生产,日本松下电器不少产自东南亚,耐克公司干脆不生产产品,让指定生产商在产品上打上品牌标志就行。但在消费者眼里,他们仍是来自于美国、日本的品牌。在贵州当地也有这样的范例,海尔公司与海信分别在遵义和贵阳建有生产基地,其中不乏高端产品。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贵州许多企业停留在生产经营的层面。没有了品牌力量的支撑,即使是在白酒、烟草、茶叶、食品加工、制药等具有地域优势的产业上,贵州在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原材料基地:茶叶沦为“他人嫁妆”,国内各大城市的茶楼里所提供的所谓龙井茶,一半以上产自贵州,这已是茶叶行业内公开的秘密;英美烟草公司与白沙集团在贵州均建有烤烟种植基地,而贵阳卷烟厂在2002年与中国名牌擦肩而过;茅台镇上近300家白酒企业坐拥美酒河———赤水河,却仅有茅台一枝独秀……企业强化名牌意识是关键
一直以来,贵州交通很不方便,商品交换成本太高,有专家学者认为,这是贵州企业品牌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因为在地理位置边缘化之后,一些贵州企业家的开放意识不是很强,容易产生满足的思想。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处处长张世强举了这样一个例子,2003年,政府有关部门在公布贵州省名牌产品时,一家上榜企业竟然缺席授牌仪式。张世强说,这种观念上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企业做大做强、做小做精的制约因素。
从事质量工作多年,对贵州省名牌战略实施工作有着深切体会的秦红所持观点相同,他们都认为很多贵州企业在名牌观念上至少还存在两个误区:
一是为了评名牌而评名牌。张世强说,名牌战略的实施本是为了让企业有一个更好的参照,以完善企业的基础条件,提高产品质量,从而达到全面提升企业形象的目的。而有的企业在申报名牌产品时,只简单地报一个资料,评得上就评,完全是无所谓的态度,不愿意从根本上去找原因。因此,今年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重新编写了一套省名牌产品综合评价体系,使企业能清楚地看到自身的差距。
二是有的企业认为名牌战略实施是政府有关部门的事情。据秦红介绍,贵阳市人民政府历来对实施名牌发展战略非常重视,在1997年就成立了贵阳市《质量振兴纲要》实施委员会,2004年3月,作为贵州省内首家地方政府出台了实施名牌战略意见,并制定了相关奖励与扶持培育措施。
秦红说,实施名牌战略,仅有政府重视、质量技监部门从中推动是远远不够的,企业作为主体,要主动参与进来。针对贵州企业目前状况,名牌工作重点在于培育,其关键在于企业能不能彻底打开意识上的这道结,但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作者:本报记者 欧阳维民 刘 艳
(来源:本站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