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说法是,我们正在步入“注意力经济”时代。你上网吗?网络本身就是典型的“注意力经济”。
其实“注意力经济”这个词也跟互联网有关。最早提出“注意力经济”这一概念的是一个叫哥哈伯(MichaelH.Goldhaber)的人。他在一篇文章中说,目前有关信息经济的提法是不妥当的,因为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其研究的主要课题应该是如何利
用稀缺资源。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极大丰富甚至泛滥的社会,而互联网的出现,加快了这一进程,信息非但不是稀缺资源,相反是过剩的。而相对于过剩的信息,只有一种资源是稀缺的,那就是人们的注意力。他进而指出,目前正在崛起的以网络为基础的“新经济”的本质是“注意力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中,最重要的资源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也不是信息本身,而是注意力。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相对于无限的信息来说是稀缺的,因此人们的注意力是非常有价值的。
目前,“注意力经济”的概念早已推而广之,差不多所有能吸引人们眼球的经济活动都可以被称为“注意力经济”。不是也有人称其为“眼球经济”吗?而所谓的注意力的价值当然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其实,什么事情一旦追求起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都会忽视它的社会学价值,这才是我国目前的“注意力经济”最应该注意的问题。
前不久,上海有两件事大概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一件事是四个轮子的F1赛车在上海的“世界上最豪华的赛车车道”上跑了几圈后光荣离去,一件事是四条腿的西班牙牛在“耗资500万元专门为斗牛表演改造”的“很西班牙化”的体育场里狂奔了几圈后英勇牺牲。有关人士说,F1车赛和斗牛表演能来到上海,一方面说明上海正在成为国际大都市,其形象正在被世界认可,另一方面,这两项在西方极受欢迎的活动在我们中国也有相当大的市场,我们看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它们会吸引大量眼球,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体现了“注意力经济”的特点。
就此,有人提出异议,说这种超前的所谓“注意力经济”应当缓行。他们的理由是,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和国民整体生活水平还相当低下,解决温饱问题在一个庞大的人群中依然是头等大事,类似于F1和斗牛表演这样的吸引“昂贵眼球注意力”的事情实在还不是我们拿来效仿的时候。他们进而发出呼声说,我们改革开放多年来辛苦积攒的资金难道不可以变个投资方向吗?比如让艾滋村的村民脸上绽放阳光般的笑容,让失学儿童背上五颜六色的书包,让绿色森林在大地上肆意铺展,让浑浊的河水清澈得看得见鱼儿,让阴霾的城市天空重新变得湛蓝———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注意力”。
作者:胡立彪
(来源:本站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