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化肥打假为何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9日 08:16 中国质量报

  假化肥对农业及农民的危害是极大的,直接牵涉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影响到一些正规化肥生产厂家的正常生产经营。对此,有关部门每年都开展不同形式的打假活动,可往往是打假声势较大时,假化肥便会“躲”一阵子,而风头一过,又慢慢地“冒”了出来。为何假化肥一直打而不“死”呢,化肥打假工作难在哪里呢?对此笔者进行了分析调查。

  企业有苦无处言假冒伪劣化肥由于有效养分含量低,因而在市场上价格也低,从而造
成化肥市场价格混乱。有的地方氮、磷、钾含量在45%的三元素复合肥料的价格从45元~75元/袋价格不等,当农民看着养分含量相同的肥料时,一般愿选用价低者,从而使有限的化肥市场被假化肥占了优势。正规厂家要与假肥竞争,只有两个办法:一是通过内部节能降耗,将各种费用压至最低,从而降低化肥生产成本;二是生产不合格品或以低含量肥假冒高含量肥出售,即企业自己制假。这两个办法第一个是可行的,但成本降低幅度是有限的,不可能超过最低限度,第二个办法有的企业曾用过,也创造出一些效益,但对于企业长远发展明显是不利的。

  同时,化肥企业还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难题,那就是别人假冒自己的产品,在商店里常可看到一些厂名、商标、肥料袋与本厂相似或相同的肥料,如果不仔细看,很容易让人误认为是本厂产品,由于价低,很容易让人上当。这种假肥,不仅损害了农民利益,而且砸了企业的牌子,一些大厂常会接到投拆,也有农民来企业讨说法,令企业焦头烂额,有苦无处说。也有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出现假化肥时,便在新闻媒体进行公布,使得农民为避免购到假肥,干脆拒绝使用这一品牌的化肥,重新选用新的品牌,使企业失去原有的市场。

  化肥打假任重道远在农村调查中,莱西市一农民反映,该村去年全村葡萄苗施用某一化肥厂生产的“硫酸钾复合肥”,结果全村的葡萄比往年减产四分之三,仅生产了20万公斤,农民拿着样品进行化验,发现该肥中含氯达13%,全村因而损失60多万元,可见假冒伪劣化肥对农民危害之大。而化肥打假,政府有关部门应首当其冲,通过净化规范市场,从而增强国产化肥与进口化肥的抗争能力,然而由于保护伞的作用,使造假者有了可乘之机,再加上造假利益可观,常常是刚打完旧“假”,新“假”又冒出来;同时,造假者也不断变换花样,在肥料包装、颗粒上下功夫,让人很难辨真假;白天造假易被发现,则利用晚上来加工,而且有人放哨,一旦发现情况马上溜之大吉。化肥企业自己打假也产生一定成效,使自己的市场得以净化,但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中国已经加入WTO,化肥竞争将日趋激烈,企业自身已是困难重重,尤其是终端网络较多的企业,打假实在力不从心,如有的企业直销处上千家,而且分布全国各地,由此而生出售假点可能不计其数,企业要打假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对这些企业而言,打假确实是一项长期性工作。

  作者:布 局

  (来源:本站原创)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