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假洋鬼子”永远成不了气候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9日 07:59 中国质量报

  近期举行的2004第三届中国国际美容时尚周期间,记者在作为时尚周重要内容之一的美容化妆品博览会上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虽然众多的化妆品取的都是洋名字,但一看厂址却基本都在国内(本报10月27日报道)。

  本土化妆品热衷于披“洋”皮这种现象,说起来一点也不奇怪。不光化妆品行业,其他行业也有不少类似的“假洋鬼子”。这种现象似乎与把头发染黄、戴上隐形眼镜让眼珠变
绿的街头时尚基于同一心理———自卑。

  “洋”是一种客观存在,一些“洋”货比我们的本土产品好也是事实。为了提高自身的产品质量,基于自尊和自信向“洋”看齐,向“洋”学习,既正常又合理。正如我们所能看到的,我国大部分企业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苦练内功,已经逐渐走出模仿时代,开始走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个性化产品品牌的发展之路,不仅在国内市场,有些还在国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这些成功的企业和品牌大都穿着我们自己的“唐装”,并没有“洋”皮加身。而越是热衷于打出“国外背景、国外技术、国外原料、国外理念”旗号的生产厂家,越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洋”,更不懂得“土”也有“土”的价值。例如许多真正的洋品牌到中国打市场,更喜欢给自己穿一件“唐装”。据说,可口可乐为了让自己的中国名字听起来“唐”味十足,请专家选择了上千个对应汉字,最终才确定了“可口可乐”这个人见人爱的名字。

  国内有些企业之所有喜欢往自己身上洒“洋”水,弄“洋”味,从内因看,这些企业过于自卑,又崇“洋”媚“洋”,以“洋”为能,视“洋”为高,总是惟“洋”马首是瞻,结果弄了一件不伦不类的“洋”皮穿上之后,整个成了一个“假洋鬼子”。

  古语云,事上谄者,临下必骄。“假洋鬼子”的一贯做派是,自己甘愿做“洋”老大的小弟,土假“洋”威,面对消费者时,又总把消费者当成没见过世面的小D,阿Q起来,骄气十足,极尽其蒙骗之能事。一些披“洋”皮的品牌,其皮下的货色不一定很差,有些甚至与“洋”货比不分伯仲,这种情况虽说是假“洋”,却不是真“鬼”。而有些“品牌”,披上假“洋”皮之后,却干着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这就不是批评教育几句的问题了。

  有人说,时髦是毛,时间是皮。如果说这种带有自卑心态的崇洋做法是一种时髦———同时这只能是毛,那么,在经历了20多年的市场洗礼后,这些时髦之毛也差不多该从时间之皮上脱落下来了。单靠做表面文章决不是长久之计,“假洋鬼子”永远成不了什么大气候。最明智的办法是,树立自信,苦练内功,打本土品牌,靠扎扎实实的功夫,使产品真正在市场上站住脚,进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作者:胡立彪

  (来源:本站原创)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