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取证难:汽车厂家 找到消费者“软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7日 08:21 中国质量报

  随着对此次货车“自燃”事件调查的逐步深入,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就越来越深切地刺痛着我的神经。陷入“举证”误区的消费者

  作为记者,我感受到的是消费者的艰辛和无奈,厂家的潇洒推诿和漠然处之。每次与用户通电话,这个四十多岁的汉子在电话那头都要说一次:“一年多了,我实在撑不下去了。”即使这样,他仍然在法院第一次以诉讼主体不对、证据不足为由驳回上诉后,又花了几
万元鉴定费,拿到了消防部门的鉴定证书,并再次起诉。

  与用户疲于奔命的一年相比,拥有技术优势的厂家竟然自始至终没有派人到现场勘察过那辆“自燃”的面目全非的货车;在记者介入调查后,竟然也没有出具过哪怕是一个字的书面调查报告;竟然连专门负责此次官司的法律顾问,都没有搞清楚这辆车一直在哪里做的保养、维修;竟然连给媒体的口头答复,都是根据用户自费聘请的一家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报告。而就是在这种没有勘察过事故车、没有出具过调查报告、没有详细调查用户的维修保养记录的情况下,企业方面便告诉记者:“是用户使用不当造成的”、“是用户没有很好地做保养造成的”……对于一位多辆该品牌货车的用户来说,这是一种怎样的“负责任”呢?

  “如果他(指用户)能够找到证据证明是我们的质量问题的话,多少钱我们都愿意赔偿!”企业的工作人员说得如此轻松,因为他们知道,在中国,一个处于弱势的消费者想从一辆已经烧毁的汽车里找到复杂的质量问题,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记者眼中的厂商俨然成为了这起事故的“看客”。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

  这也许是这个社会众多不公正中,强弱差距最悬殊的一个:与庞大的汽车制造厂商相比,普通用户显得如此渺小。而另一方面,当消费者与汽车厂商之间出现纠纷后,处于弱势的消费者却要承担起举证的责任。姑且不说,中国目前能够对汽车这种高技术含量的消费品进行权威检测鉴定的机构少之又少的现状,单是动辄数万元、等待数个月的检测费、检测时间,就几乎已经为那些想讨说法的消费者竖立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取证难,这种客观形成的“门槛”,无疑成为了消费者的“软肋”,而消费者即使耗费了大量精力、财力,取得了有力的证据,得到的结果往往也最多是个两败俱伤。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街头会上演一幕幕驴拉宝马、问题车游街、用户大闹车展、用户怒砸奔驰的闹剧的症结所在。记者采访的这个案例中的用户非常幸运,他可以拿到相关鉴定文件,有多少用户根本拿不到这些鉴定报告,从而陷入欲诉无门的尴尬境地。

  “只要用户拿到证据,我们一定负责到底。”几乎在每次关于用户投诉调查采访中,这句话都是厂家必对记者说的,厂家的承诺是如此地理直气壮,是如此的令人敬佩,孰不知在大义凛然之下,由于汽车产品技术的复杂性、使用环境的复杂性,很多问题没有检测设备、没有专业的技术人才,仅凭处于消费者的四处奔走要查到事故的真正原因可能性是微乎其微,此种情况下就是具有舆论监督职能的媒体也常常处于难以辨明事非的境地。真正作为“看客”的记者,看看凛然正气的企业人员,再看看愁眉不展的用户,心里经常怀疑:也许作为技术强势的企业一方正是明知用户举证之难,所以才有了如此浩气的“底气”。

  今天,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上属于自己的汽车,中国已经步入汽车大国的行列,而与此同时,汽车行业的各种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服务规范却越来越凸显滞后,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规范、质量问题鉴定、召回制度甚至交通法规,都普遍存在漏洞、缺陷等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

  在逐步完善汽车行业法制法规建设的时候,“以人为本”无疑是所有一切的出发点、着眼点。而人们有理由相信,在日趋冷静理性的汽车行业,真正能够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的企业,才有可能成为市场上最后的赢家。

  作者:郭峰冰

  (来源:本站原创)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纯情刀郎
情人、冲动的惩罚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雅韵国粹
水墨精华国粹雅韵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