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行业赢得满堂彩
今年9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2004年中国名牌产品,在100CC摩托车6大名牌产品中,重庆就占了4个,它们分别是嘉陵、隆鑫宗申及力帆摩托车。
作为重庆支柱产业之一,摩托车产品能在此次评比中赢得如此成绩,与该市长期以来
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密不可分。
据重庆市质量技监局副局长王俊介绍,1993年重庆市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实施名牌战略的重大决策。实践证明,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了重庆市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企业整体素质,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了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重组和升级。10年来,伴随一批名牌产品的成长,重庆支柱产业逐渐形成。其中,摩托车制造业产量由1993年的120.38万辆,发展到2003年的441.32万辆,成为全国主要的产销基地。有资料显示,目前,重庆拥有摩托车整车生产企业近60家,摩托车发动机生产企业近100家,摩托车零部件生产企业3000多家,在全国摩托车出口量中,重庆占了40%。名牌群体逐步形成
除摩托车以外,汽车也是重庆市的支柱产业之一。作为西部最大的汽车之都,其汽车产量由1993年的6.8万辆迅速发展到2003年40.4万辆。在创品牌过程中,长安汽车公司以“长安”品牌为核心,经过重组兼并,合资成立了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南京长安汽车有限公司等7个汽车制造企业,创立了一代名牌“长安”微型汽车和“江陵”微型车发动机。“长安”品牌价值已达79.38亿元,是国内小型汽车行业最有价值的品牌,并跻身世界汽车品牌前20位。
在名牌战略的实施过程中,重庆市企业质量意识、科技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进一步增强,名牌产品、名牌企业不断增加,逐步形成了名牌产品群体。目前,全市已累计创出中国名牌产品8个,国家免检产品15个;重庆名牌产品613个,重庆知名产品86个。涌现出了像长安、嘉陵、隆鑫、力帆、宗申、太极、诗仙太白、重啤、冷酸灵等一大批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和名牌产品,大大增强了重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名牌企业以品牌优势,通过兼并、收购、重组,优化了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使优势企业迅速发展。在2003年全市1803户盈利企业中,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约占75%,他们已成为推动重庆经济快速发展的加速器。改造并提升传统产业
重庆是老工业基地,如何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并提升传统产业,使其在市场中具有竞争力,实施名牌战略是一条重要的途径。王俊认为,下一步重庆市的名牌培育工作将从以下方面做起:
首先,明确战略目标。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使重庆产品总体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争取再创10个左右中国名牌产品、3至5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培育具有重庆特色的名牌产品150个,形成10至15个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名牌产品,使名牌产品生产企业规模扩大1至2倍,市级以上名牌产品占全市工业总销售产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
其次,大力扶优扶强。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从整体上引导和推动名牌战略,做大做强名优品牌。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机制,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各种资源向名牌集中;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外资“借船出海”发展名牌,即充分利用世界知名企业实施投资中国本土化战略的契机,通过积极引进外资,促进工业结构的调整,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发展一批合资合作的名牌产品。
第三,打造战略环境。要充分利用名牌效应,通过市场化和社会化方式运作,形成产品、品牌与区域性品牌的良性互动,不断提升产品、企业、行业和地区的知名度,加快特色经济的发展,增强对国内外技术、资本等资源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第四,提供优质服务。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政府牵头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和行业协会积极参与的实施名牌战略工作机制,努力营造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社会环境。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有关政策和信息。要进一步完善统一的打假协调机制,严厉打击各种假冒名牌产品的行为和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为推进名牌战略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
最后,加强组织领导。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切实履行职责,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紧紧围绕全市四大重点产业和北部新区、长寿天然气化工园区及30个特色工业园区,围绕全市重点骨干企业、重点工业项目开展工作,为实现“再造两个重庆工业”的战略目标而努力。
作者:本报记者 曾祥素
(来源:本站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