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榆林地区已有了阵阵寒意,正是防寒服的制售旺季。一条消息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米脂县有人在制黑心防寒服。一场“黑心棉”打假行动在榆林市政府和有关部门中迅速开始酝酿部署。防寒服的内瓤是啥
根据中纤局部署,秋季絮用纤维制品打假行动在榆林市徐徐拉开帷幕。10月16日下午,记者随打假队伍来到米脂县班家沟村一组022号。从表面看这是个农家院落,进去后却发现
是个防寒服加工厂。不大的院落里有3孔窑洞、4间平房,踏进院门,一堆堆早已打包好的防寒服堆满了整个院子。在3间平房里,记者见到大量的半成品和还未打包的成品,约有3000多条(件)。老板高某不在家,3间窑洞就是加工车间,里面只有一台缝纫机,一位妇女正在用红、黑、绿、花等不同花色的尼龙布裹上一片片早已裁好的五颜六色的絮片缝到一起。执法人员随意拨开半成品,见到的竟是灰黑、黄褐色的所谓羊毛絮片。羊毛絮片怎么还是五颜六色?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这里一点毛都不含,甚至连棉都没有,全部是化纤废丝、烂布条、垃圾棉压制的,所以它们的颜色不同。缝纫的妇女告诉记者,做这种衣服一点也不挣钱,每天做20来件也挣不到20块。她说,针脚密点就看不出来里面的内容了,再说,我们有9999牌这样著名的商标,有谁不信这是真的?
一台缝纫机、一个劳力能做出成山的防寒服?原来这里只是一个成品集中点,高某是一个组织者。村落里很多妇女从他家领来原料,回家加工,定时交货,整个防寒服加工处于分散制作,集中销售。肮脏的原料从哪来
这些不含毛的絮片都是从哪里来的?记者跟随执法人员在位于米脂县南大街7号的米脂县同元昌毛绒分梳有限公司内找到了答案。
这个毛绒分梳厂是1999年3月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原法定代表人姓赵,可是5年中负责人不知换了多少个,现在的老板姓朱。营业执照上登记的经营范围是绒毛购销、分梳加工,可笑的是在整个场内没有见到一片羊毛絮片。只有在院内一辆卡车上看到散发着恶臭的发黄旧被套、各色的烂布条及大量的沾满油泥的黑色棉纱线。一位工人告诉记者,这就是我们制作羊毛絮片的原料。记者不解地问,这里哪有羊毛?他一笑说,羊毛价多高啊,那还不赔死,谁会用它啊?只是做出的絮片像羊毛絮片罢了。
在加工车间内,满屋尘土飞扬,刺鼻的恶臭,因常年加工垃圾棉使房梁上挂满了尘絮。梳毛机上还有未梳好的絮片,他们全部是将垃圾棉开松后再生产加工的。而车间内堆放着一些已经加工好的絮片,按照颜色不同被分成不同类别,在不起眼的地方放着一堆压好的灰黑色絮片,一位小工告诉记者,这是经过几次疏毛后的下脚料压成的,用来做盖大棚的垫子。执法人员迅速扣押了这些污七八糟的絮片原料。
据了解,由于近几年当地羊毛絮片加工生意不景气,再加之当地制假泛滥,很多这样的梳毛厂都做起了不法勾当,在当地去年的一次执法行动中,就查处梳毛厂17个,查获垃圾棉制作的假羊毛絮片170余吨。“黑心棉”打假必须抓源头,加强禁用原料的监管正是打“黑心棉”这条毒蛇的七寸。劣质防寒服运往哪
米脂县银州镇王沙沟村王某,家门口正停着满满一卡车防寒服。执法人员迅速上前询问。老板说,这些货是运往国外的,而司机却说是拉到甘肃天水的。执法人员见状可疑,将车上成品撕开一看,漆黑的内胆,与刚才在梳毛厂见到的那种用下脚料压成的据说是盖大棚的垫子没什么两样,没想到在这里却变成了出口防寒服的内胆絮片。据了解,这车货已经找到了买主,就等货到后买主汇款了。没想到还没出家门就被执法人员逮了个正着。
难道制假者不知道这么肮脏的防寒服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在榆林市镇川镇某批发市场,记者向一位经营者询问这类防寒服的零售价时,他不屑一顾地撇撇嘴说:不零售,当地人谁穿这些衣服?太脏了,会得病的!他告诉记者,这些防寒服都卖到甘肃、青海等外地去。原来这里的产品并不是自产自销。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有卖的就会有产的,“黑心棉”打假除了管住原料还必须阻断其销售流向。
此次行动共查获黑心防寒服成品半成品1.2万余条(件),垃圾棉等禁用原料3吨,制假设备2台。在打假现场,任总指挥的榆林市市长助理马志高表示,对于这种扰乱地方经济的违法行为政府绝不手软,下一步要建立长效机制,对重点地区进行重点监管。
作者:本报记者 王 辉
(来源:本站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