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今年5月1日起,我国新的《羽绒羽毛》国家标准开始实施。这是羽绒行业中的一件大事,学习新标准,贯彻新标准,落实新标准,应是业内人士在新标准实施后的当务之急。
解读新标准,笔者认为,新的《羽绒羽毛》国家标准最重要的且影响最大的修订部分是:
1.取消了“含绒量”的定义,取而代之的是“绒子含量”。
2.改写了类似绒的定义,扩大了类似绒的范围,即扩大了绒子含量的范围。
“绒子含量”是所有检测项目中的核心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不涉及其他修订部分和新增部分),它是羽绒经营、生产者最关注的一个指标,所有的买卖谈判和结算,都必须围绕它来进行。“含绒量”是行业里自始至今一直沿用的定义,无论大厂、小厂、个体羽毛经营者,以至于走千家万户的羽毛小商小贩,多少年来都是据此来进行讨价还价,做买卖的。新标准取消了“含绒量”的定义,取而代之的是“绒子含量”。目前,根据了解的情况,就“绒子含量”的概念问题,各地的理解和掌握的尺度是不一致的,有些地方差异还很大,这种理解上的差异如果不能统一,势必导致执行过程中的混乱和产生无谓的业务纠纷。因此,尽快统一行业的认识和做法,是我们必须开展的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笔者认为,1999年《羽绒羽毛》标准中的“含绒量”和2003年《羽绒羽毛》标准中的“绒子含量”是从字面到具体内涵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含绒量=绒子(朵绒+未成熟绒+类似绒+损伤绒)+占含绒量10%的绒丝。
绒子含量=朵绒+未成熟绒+类似绒+损伤绒(注:类似绒的定义已经发生了变化)。
因此,将“含绒量”和“绒子含量”的概念等同起来是错误的。但如果简单地认为,从含绒量中减去绒丝含量即是绒子含量的概念也是不准确的,这个概念表面上看没有问题,关键是必须注意修订后的类似绒的定义,按照新的类似绒的定义,是将过去一部分界定为毛片的绒毛划入绒子的范畴,无疑是扩大了类似绒的范围,即扩大了绒子含量的范围。这一部分类似绒究竟占多大的比例,从近期试验的结果看,由于品种不一,产地不一,饲养周期不一,所含的比例是不一样的(我厂检验资料中从0.3%到3.4%都有记载)。有一点可以肯定,商标中同样的规格表示,按不同的标准对绒子含量的掌握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80%的“绒子含量”就不同于80%的“含绒量”。
由此可见,1999年《羽绒羽毛》的标准和2003年《羽绒羽毛》的标准在商标中有关规格的表示值上应是不一样的。另外,由于在羽绒中新增类似绒的比例是不一样的,所以,原来的“含绒量”和现在的“绒子含量”不能用简单的数学方法换算。
2003年《羽绒羽毛》标准用绒子含量表示规格,绒丝不计算在绒子含量内,如果这一概念能实实在在推广应用,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行业内某些掺杂掺假现象和一些恶性竞争的做法,我们从内心感到高兴。因为,恶性竞争的结果,使得整个行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掺杂掺假的现象越来越多,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和正规生产厂家的利益。为此,我们希望通过宣传新标准,落实新标准,从而规范企业行为,在行业内创造一个有序竞争的良好局面。(作者单位:江西上饶羽绒厂)
作者:肖志强
(来源:本站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