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品牌形象为何老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2日 09:41 中国质量报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许多企业家认为,品牌形象老化是环境和市场所致,是品牌自身的发展规律,没有什么可以改变这样的规律,关键是要更新产品结构,开发新的产品。

  这种误区的存在,主要是由一些不正确的意识所导致的:

  首先,产品和品牌不分。营销理论认为,产品的发展经历4个阶段,即导入期、成长期
、成熟期、衰退期。这是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而非品牌的发展规律,品牌一旦建立,就可以它强大的生命力跨越产品周期的限制,发挥不可替代的持久力。SONY的VCD或许会被淘汰,但SONY的品牌却仍然历久弥新,备受人爱!

  其次,对品牌认识不足。品牌理论作为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完整的全新企业经营理论,并没有被中国企业完全认知,有关品牌策略、品牌管理、品牌设计等内容,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认知架构。

  最后,品牌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在品牌传播过程中,缺乏品牌经营管理的经验,致使品牌形象在不知不觉中老化,这也往往成为品牌管理者为自己没有妥善管理好品牌的最好托词。那么,怎么认识品牌形象老化问题?如何改变老化的品牌形象并使之焕然一新呢?总结中国企业品牌经营的现状,导致品牌形象老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产品缺乏创新。消费者总是在不断追求更好的、更新的产品,一个在产品研发上一成不变的品牌,迟早会在消费者越来越挑剔的眼光中,被视为“陈旧、保守、过时”,进而被抛弃。执行缺乏当代性。即使是有正确的调查,正确的策略,如果是在执行时,在最后表现时,缺乏当代感,那么,品牌形象也会是“落伍、不合潮流、过去的”。

  没有及时为品牌注入新鲜形象。这样的情况,往往在一些经营状况良好的大企业中较为常见。一方面是对原有品牌形象的错误直觉,认为销售不错,品牌形象就不需要更新;另一方面,认为虽然品牌形象老了一点,需要调整,却又想着调整以后是不是还没有现在的好?患得患失,对原有的品牌过于依赖,不到万不得已,不轻易出手。

  品牌推广趋于疲乏。市场不是静止的,品牌并非存在于一个时间的胶囊中。如今消费者的品位无时不在发生着变化,如果你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仍然没有告诉消费者你存在的消息,那么他们很快就会将你抛进记忆的垃圾袋中。中国许多民族品牌,就是掉进了这样的陷阱,当初的小白兔牙膏,如今安在?还有几年前霸气十足的“小霸王”,是否也只有登高才能看见它离去的背影?

  当然,品牌形象的老化,还有更多其他的原因,但是,作为品牌的管理者,应深究造成这一现象的症结所在,并制定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创新产品。要保持品牌永远领先、年轻的形象,必须将产品创新作为品牌经营的重心。这一点,宝洁为所有的中国企业树立了典范,宝洁成功的里程碑也皆由产品的创新刻画。宝洁在全球拥有超过2500项的专利,7000位科学家供职于全球17个产品研究中心,光是汰渍洗衣粉的配方和包装就改了不下70次。宝洁认为,“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更新的产品”是它成功的根本原因。

  为品牌寻找全新的符号。品牌这个概念对于消费者来说非常抽象,如果有一个符号,一个形象,成为品牌的代言人,那么它和消费者的距离立刻就可以拉近,消费者在无意识中就接受了这个全新的品牌形象。创造品牌标语。GE电器一直在公司的标语中强调“科技”。然而,有关调查发现,GE电器给人的印象是“古板、机械、冷漠的”,最后,GE使用了“将好的东西带到生活中”这个标语,重新成功地将GE电器塑造成为一个有情感、有爱心、关心生活的亲切品牌形象。

  整合品牌形象更新运动。最成功的要算IBM的品牌更新运动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IBM被视为古老、傲慢、冷漠且无可救药的新一代高科技公司,通过广告公司全面的整合品牌形象更新运动后,IBM大地回春,股票从25美元飙升到200美元,重新荣登世界第三品牌的宝座。

  当然,要全面更新一个老化品牌的形象,远非说的那么简单,还有很多的细节需要注意,但是中国的品牌管理者应该意识到,品牌形象老化并非不可更新,只要时常检视、不断反思,经常为品牌注入新鲜血液,就能永葆品牌的“青春活力”!

  作者:叶茂中/文

  (来源:本站原创)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国青闯入亚青赛决赛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中国高官参加七国会议
海军音乐剧《赤道雨》
你最喜爱大学校徽评选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