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见王玉辉的面,就听说他是辽宁省北票市政府表彰的“辣椒状元”,今年的收入要在6位数以上。王玉辉是马友营乡小乌兰村人,他的辣椒地在村西5公里地外的牦牛河边,是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内无公害辣椒基地中最大一块地。17公顷的种植面积,使他成了示范区内无公害辣椒种植的第一大农户。侍弄了20多年庄稼的王玉辉是个农村“好把式”,摆弄农活样样精通,种地的事没有他干不了、弄不来的。可种植无公害辣椒,却是近几年才掌握的新技术。
2001年马友营乡在全市第一次推广标准化无公害辣椒种植时,王玉辉和其他农民一样地不情愿,种惯了大田的他们怎么也想不通:“上秋后,辣椒能够当粮吃?”那一年,他在自留地承包田上勉强地种植了0.2公顷无公害辣椒,还留了0.06公顷种了玉米。秋后,王玉辉的辣椒卖出了6000多元,这着实让他大吃一惊:“好家伙!辣椒单产收入比玉米整整多了近1500元。”
如今,一说起辣椒,王玉辉就特别兴奋。他半蹲在辣椒地摘下一枝红椒,忘情地对记者说:“这种朝天椒,长到5~6厘米时最好,色气正、皮厚,是符合出口标准的椒,估计今年每公斤要卖到10元以上。如果不够这个标准和尺寸的,就只能用做加工椒了,卖价也就低了。”“是不是所有够这个尺寸的辣椒都符合农业标准化?”记者试探着问。
王玉辉笑着否定了:“尺寸相当的普通辣椒,不算符合农业标准化要求,标准化的主要条件是无公害;就是没有污染、没有农药残留的绿色种植。”
说到农业标准化,王玉辉颇有感触:“现在马友营乡的农民基本上都是示范区内无公害辣椒基地的种植户,人人都懂标准化种植技术,户户都有辣椒种植田。”
王玉辉今年种植的辣椒长势特别好。他自己估算,秋后平均单产250公斤左右,而这些辣椒大部分都是符合出口标准的,总收入要在55万元左右。
在他看来,这个对绝大多数中国农民来说,不啻是个天文数字的收入,一是靠农业标准化的无公害种植,二是靠市场的品牌推动。没有示范基地的带动和标准技术推广,就不能保证辣椒的良好品质,但要没有品牌推动,再好的辣椒也不能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马友营乡的无公害辣椒在2002年秋天就开始旺销了。那时,市场上的无公害辣椒和普通辣椒很难区分,为了增加当地农民的信誉,保护无公害辣椒,乡政府依法为农民商标注册。王玉辉的理解就是:“要用品牌营销的办法去赢得市场”。
两年来,“川州红”、“北鹰椒”不仅叫响了山东、河北、天津、湖南、浙江、江苏,还出口到韩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国家。
如今,经注册的“川州红”牌辣椒和“北鹰”牌朝天椒,不但是马友营乡农民们的自有品牌,还成为北票市农业标准化无公害辣椒的代名词,所有符合标准要求的无公害辣椒,都用这两个品牌对外营销。
作者:本报记者 孙 伟
(来源:本站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