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从数字看南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4日 08:00 中国质量报

  近些天来,广东南海的大街小巷充满了喜悦的气氛。

  刚刚公布的2004年“中国名牌”,小小的南海竟有7家企业同时获此殊荣,这怎能让人不兴奋?然而,南海的领导们却出言冷静。谈到质量兴区这个话题,他们没有如数家珍一般开列一个个让人耳熟能详的品牌,而是拿出了一组组让人信服的数据。这硬邦邦的数字背后,铺陈着多少鲜活的故事?8+39+27打造“品牌南海”

  以往,南海企业虽然不少,但名牌产品却相对缺乏。这种现象,南海人称之为:“只见星星,不见月亮”。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南海人拿出嫦娥奔月的劲头,打造南海的品牌之月。

  转瞬3年过去,南海拥有了8个中国名牌产品、39个国家免检产品和27个广东省名牌产品———品牌之月,蒸腾南海!

  “实施质量兴区,同时带动名牌战略的开展,以此推动企业质量兴企、质量兴业,从而实现工业经济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南海区的领导们对质量兴区的理念和内涵,有了清晰的认识。针对全区中小型企业数量多、一镇一品区域性经济突出和技术水平落后的现状,南海人产生了这样的思路:首先从打造区域品牌和行业品牌入手,然后再打造名牌产品。

  为此,南海把建立“五个一工程”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造月工程”来抓,为“质量兴区”注入新的活力。所谓“五个一工程”即在每一个行业用市场化的机制成立一个创新技术中心、建立一个行业网站、推广一批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一个知识产权与应用中心。

  通过构建一个统一的平台,把同一产业的大中小企业联系到一起,形成了行业协会和联盟。在不改变产权性质的基础上,在质量兴区的推动下,打造行业品牌和区域品牌。目前全区依托专业镇和骨干企业建立了各类技术创新中心30多个,纺织、五金等创新中心被确定为省级工程研究开发中心,还捧回了“中国铝型材基地”等多个响亮的区域经济行业品牌,孵化出100多个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大沥镇的铝型材、西樵的纺织品,都是在全国叫响的区域经济品牌,从而形成了“群星灿烂”和“众星捧月”的局面。

  先打造区域品牌和行业品牌,再借力打造名牌产品,这是南海在品牌经济发展中走出的一条独特之路。100万重奖“中国名牌”

  以质量兴区为切入点,实施名牌战略,使经济发展实现质的飞跃,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南海地域经济品牌化。

  一个名牌犹如一面旗帜,用名牌带动行业,以规模效应发展整个产业,进而拉动全局。

  南海的领导充分认识到:实施名牌战略,是推动质量兴区工程的需要。通过实施名牌战略与质量兴区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南海经济质的飞跃。为此,南海把实施名牌战略与“质量兴市”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不惜重金营造发展名牌的大气候。2002年初,南海质量技监局协助地方政府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实施推动企业上规模上档次的奖励办法》。企业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国家免检、广东省名牌产品的,分别奖励100万元、20万元、10万元。

  重奖政策犹如火种,点燃了企业争免检、创名牌的热情。全区各级管理部门和企业抓质量、创名牌及规范运作的意识明显增强,企业开展质量认证、申报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的热情空前高涨,名牌战略推进工作形成了良好氛围。

  如此重奖举措在全国尚属首创,其目的就是积极营造创名牌的社会氛围,大力推动企业快速发展。100万奖励中国名牌产品措施的出台,也为如何围绕质量兴区扶持企业做大做强的各镇和相关部门送去了“灵感”。

  此后,各镇(街道)也参照出台了相关的奖励办法,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等称号的企业,除区政府奖励外,普遍按照区奖金额的50%进行奖励。

  目前,这支点燃名牌之光的“火种”已成燎原之势,重质量、创品牌的良好氛围已在南海形成。

  1700万奖励带来了什么?

  南海各级政府去年以来对荣获中国名牌等荣誉的400多家符合相关奖励规定的企业进行了表彰,兑现奖金超过1700万元(其中区级1200多万元,镇、街道一级500多万元),这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企业推进名牌战略、实施质量兴企的积极性。

  或问:1700万元的奖励为南海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什么呢?数据最有说服力。

  首先是促进了全区产业竞争力的提高。2003年,12家名牌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为76.72亿元,在全区规模以上企业(1471家)总产值中占11.35%,成为带动本地相关产业整体水平提高的龙头。

  其次是促进了名牌企业自身的发展。广东蒙娜丽莎陶瓷有限公司2002年、2003年先后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中国名牌称号后,2002年的销售总收入比2001年增长超过20%;2002年、2003年实现利税分别达到6210万元和7350万元,同比增长达12%和18%。又如“南达电缆”,2002年获省名牌称号后,去年销售总收入达3.7亿元,同比增长73%;利税总额为2672万,同比增长达77%,显示出良好的品牌效益。从企业反馈的信息表明,产品被评为名牌产品以后,多数企业的市场认同程度大为提高,实现了企业的良性循环和快速增长。

  第三是促进了本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有色金属加工是南海的主导产业之一,全区铝型材年加工能力达80多万吨,占全国建筑类铝型材市场份额的40%、广东的60%。在南海开展质量兴区活动和实施名牌战略之前,产品质量问题困扰着南海铝材业的发展,大沥产的铝型材还被列入了广东省打假重点产品的“黑名单”。在名牌战略启动后,铝材行业自然是重点引导的对象。2002年9月,有关方面在大沥投资组建广东有色金属技术创新中心,通过支持和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了当地铝型材质量水平的全面提高,带动了该行业的优化升级。到目前为止,全区铝材企业由原来的近200家整合为现在的110多家,产业集中度大大提高;“坚美”、“亚洲”等铝型材生产企业继2002年、2003年获评为省名牌产品后,今年又成为铝型材行业的首批中国名牌产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南海作为全国铝型材生产重要基地的地位。

  第四是促进了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自觉性。全区名牌企业反馈的情况表明,大部分企业都十分重视产品研发工作,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占年销售额的比例基本在3%~6%之间。在业内素以科技创新著称的广东蒙娜丽莎陶瓷有限公司,2003年投入的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5.1%,高达3500万元。又如广东中联电缆实业有限公司,近3年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均超过总销售收入的5%,照此推算,单是2003年的科研经费就超过3000万。名牌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激励企业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增大科研投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1700万花的心痛吗?南海区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回答:这1700万元花到了点子上,花得值!

  “这1700万实现了上述四个促进,为质量兴区增强了活力,同时也为南海的经济发展增强了后劲。”南海区质量技监局局长牛德才如是说。4个大幅提高创辉煌

  谈到南海3年来抓质量兴区所取得的成果,南海人还是用数据说话。去年,质量抽查铝型材的合格率达到90%,比开展质量兴区前提高了30%;电线电缆、电风扇、陶瓷的合格率分别比开展质量兴区前提高了31.1%、20%和18.7%。

  “把质量兴区活动落到实处,制定行之有效的办法,才能促进产品质量水平整体水平提高。”南海质量技监局局长牛德才就上述4种产品质量水平大幅提高,以及今年铝型材和电缆电缆产品一举荣获7个中国名牌,谈了3年来南海质量兴区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措施。

  首先是加强领导,建立健全质量兴区活动组织机构。政府以质量兴区为切入点,并明确提出:到2004年,全区的社会质量法制意识、质量管理水平、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水平有明显提高,全区产业素质和质量管理水平基本适应国际竞争的要求。

  其次是突出重点,夯实质量兴区基础。一方面从计量和标准化这两项质量基础工作抓起,帮助企业提高管理和服务素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强化计量检定,计量管理及监督,加大标准化的管理和采用国际标准、先进国家标准的力度,帮助企业制定企业标准,逐步消灭无标生产现象。另一方面以提高区域特色产品质量为切入点,南海局在上级质检机构的支持下先后组建了铝材检测站、鞋业检测中心等具有国内先进检测水平的检测技术机构,为当地支柱产业解决行业性、地区性质量问题,促进区域特色产品上档次、上水平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三是有针对性地开展质量监督工作,扩大监督抽查的覆盖面。对本地主导产业如陶瓷、建筑铝型材、电风扇制造业中部分企业所存在的以次充好质量低劣的恶性竞争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加强抽查力度,加大处理力度。几年来,南海局抽查了上千家企业2000多批次的产品样品,对300家生产不合格产品的企业发出了责令整改等行政处罚,规范了相关行业的生产经营秩序,保护了质量信誉好、守法经营企业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起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四是重拳打假,为质量兴区保驾护航。2000年7月,南海所属的大沥、金沙等镇(街道)被列为广东省“三重一大”的打假重点区域和打假重点市场。为尽快摘掉这些“黑帽”,南海局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把质量兴区工作与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活动紧密结合,建立起由各级政府和各有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的打假工作责任制,确立了以“查大案、端窝点、整市场”为重点的打假治劣专项治理方案,为从根本上遏止行业性、区域性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起到较好的震慑作用。经过3年铁腕整治,到今年4月,南海区域内曾列入“黑名单”的金沙镇、大沥街道、沥北旧电器市场、大发市场,全部从省“三重一大”打假重点名单中撤消,实现了从假冒伪劣“重灾区”到“质量振兴”先进地区的飞跃。

  五是创新管理体制,将质量技监机构向镇(街道)一级延伸。为落实国务院提出的《质量振兴纲要》,确保本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南海局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大胆提出将质量技术监督机构向镇(街道)一级延伸的工作新思路。2002年8月,在全区各镇(街道)的经济发展办统一设立了质量技术监督站,从管理体制上进一步强化了该局在基层的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的职能,为推动全区质量兴区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六是从源头上抓质量,构建全区工业产品生产技术保证体系。为了加强对本区企业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确保重要工业产品的质量,南海局牵头制定了《南海区重要工业产品生产条件审核管理办法》,从企业的生产工艺装备、技术标准、计量检测手段、工程技术人员、产品标识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规范企业的管理,为工业产品的生产制定了最基本的技术保证条件,进一步确保全区工业产品质量水平的稳步提高。这是一项极具前瞻性的工作,有效弥补了过去有关部门“只管发证,不管生产条件、生产设备”的管理漏洞,初步建立起从源头抓质量、推动质量兴区活动不断深化的管理基础。

  质量兴区,带动了南海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使主导产品的合格率大幅提升。

  质量兴区,推动了名牌战略,使8个中国名牌落户南海。

  质量可以兴区,有数据为证!

  作者:本报记者 沈 洪

  (来源:本站原创)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