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报讯(记者 革继胜)昨日,本报《久久丫鸭脖不合格 停售》的报道见报后,引起了市民的强烈反响。市食品办则表示,今后将继续加大抽查检查力度,对不合格的“鸭脖子”将实行批次退出、品种退出、企业退出和产区退出四种层次的退市。
昨天上午,许多市民打来电话,表示对有这样的食品感到震惊,也为自己长期吃的夜宵有这种食品感到担心。何小姐来电称,她最嗜好的就是辣味小吃,鸭脖子进入北京以后
更是每天必吃。她表示,看到报道后再也不敢乱吃鸭脖子了,“除非管理部门将这些非法作坊一网打尽。”
市工商局消保处一位负责人表示,在此前对“酱鸭脖”的抽查中,检查了五家鸭脖子生产企业的产品,经过检测,只有一家合格。其他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都添加了过量的食用色素和食品添加剂,为不合格产品。针对目前卤制品市场上出现的问题,消保处将配合市食品办加大检查处罚力度,发现一例处罚一例,“真正做到‘打假、惩劣、扶优’,让老百姓吃上放心食品。”
海淀区卫生监督所一位工作人员说,加工食品离不开食品添加剂,作用有两个:一是改善加工品质,形成食品的一定物理特性,便于长期保存;二是改善感官品质,突出食品色、香、味方面的特性。目前添加剂基本上多是化合物,实乃不得已而用之,但在使用中必须严格品种选择和量的控制。因此,为了达到色泽上的好看和香味更加浓郁,鸭脖子生产过程中一般都会添加一些化学原料,主要是亚硝酸钠或亚硝酸钾。从理论上说,亚硝酸盐在自然界中极易与胺合成亚硝胺,亚硝酸盐在胃肠道的酸性环境中也可以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在大量的动物实验中已经确认的致癌物质,同时对动物还具有致畸和致突变作用,胃癌、食道癌、肝癌、结肠癌和膀胱癌等的发病率都可能与亚硝胺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