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费涨幅过快 高校收费到底是高收费还是乱收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3日 14:01 新快报 | |
记者 宋荻 实习生 苏四荣 近来对高校收费的质疑不绝于耳,教育部部长周济为此公开表示目前的高校收费是合理的。但调查显示,七成的学生认为学费太贵,认为难以承受或勉强可以承受的竟达八成。高校究竟是否在高收费或乱收费,问题的症结在哪里?记者对此进行了全面调查。 近八成学生勉强可承受大学学费 “尊敬的校长,我是一个来自农村普通的学生,家里的贫困使我对这个学校充满了不安和担心,担心哪一天我就会离开这个学习的殿堂……” 这是一个因贫困交不起学费的新生给学校校长的信,他是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小文,来自广东省信宜市,家里靠父母种水稻为生,每年估计能收获水稻30担,每担约70元,这两千多元几乎就是这个五口之家的全部生活来源。5160元的学费对于这个高考成绩近800分的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我和弟、妹读书已经借了太多的钱,现在连借都没有地方借了,只是筹集到车费,如果不借家里连一分钱都拿不出来。” 据华师大生命科学院的辅导员介绍,今年生科院有230名新生,通过绿色通道进校、准备申请各项助学贷款的学生已经达到85人,超过三分之一,“而今年毕业的学生中,还有近30人欠学校的学费没还。” 高校收费高近来正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质疑高校乱收费的声音也不绝于耳。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研究应用中心在今年3月通过问卷、抽样等方式作过一次关于高校收费问题的调查,问题主要包括被访者的家庭收入、父母职业、对学费的承受能力、以及学费来源方式等,调查对象为广东地区的高三学生、大一学生以及高三、大一的家长。 据了解,在调查对象中,有71.6%的人认为“学费太贵”,而且选择这一选项的人在各个收入阶层中的分布都较平均。在“是否能承受目前的高等教育收费标准”问题上,学生选择“难以承受”、“勉强可以承受”的占了近八成,认为可以承受的则相对较少,仅有16.9%。 在“教育费用占家庭支出多少”的问题上,选“30%~50%”的占35.4%,选“50%~70%”的占26.5%,选“70%~100%”的占13.6%。也就是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高等教育收费是家庭的主要支出。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在被访者中,竟有7.2%的人选择了“100%以上”。在发展相对较好的广东,这个比例不可小觑。可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标准已超过多数人承受能力。 学费增幅大于居民人均收入增幅 从分析中得知,造成这一情况主要与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 一方面,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学费呈现逐年快速上升的趋势。1993年普遍高校生人均缴费仅610元,到1999年则翻了两番,达到2769元。扩招后学费又大幅上涨。直到2001、2002年教育部等部委两次发文,学费快速上涨趋势才得到缓解。 另一方面,许多家庭收入的增长水平远远落后于学费增长的幅度。有数据显示,1990年至1997年间,我国高校学费年均增长在20%以上,但同期国内居民人均收入涨幅不足6%。这一飞速的增长不仅给居民带来巨大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还给一些较贫困学生在学习上造成沉重负担。 一位在公司做职员的家长告诉记者:“我们夫妻只有一个孩子,每月家庭收入加起来大约三千左右,虽然能够承担孩子的费用,但是依然觉得压力很大,孩子的学费和住宿费一年加起来有六千多,还有生活费,每年读书的花消至少一万多元。”家庭一年的收入总共三万六,孩子读书竟花去三分之一,这样的费用他们只能勉强维持,“难以想象其他条件差的家庭怎么负担得起。” 另外,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差距在高校收费承受能力问题上凸现出来。调查显示,在收入较高城市家庭中选择“可以承受”有44.7%,比收入较低的农村家庭高出43个百分点,而选择“难以承受”有13.2%,比农民约低37个百分点。这一现象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影响了家庭的承受能力,所有高校都是面向全国招生的,落后地区的学生考入发达地区的高校后,面临的是偏高的高校收费和偏低的家庭收入。这就双倍加剧了落后地区的学生家庭的负担。 高校:学费占学生培养成本仅十分之一 高等教育无疑是要大力发展的,但问题是老百姓是否应该承担如此昂贵的教育费用。表面上看,教育的直接受益者是受教育者本人,但国民素质的提高,最终受益的是整个社会和国家。因此,人们普遍认为,教育应该被视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对未来的投资,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和学校理所当然成为教育投入的主要承担者,而不应该依赖不断增加的学费来增加教育投入,这对老百姓是不公平的。 那么,高校是否通过增加学费来补贴教育投入?高校收费的标准是什么?高校有否乱收费? 学校经费入不敷出 对此,一所知名高校掌管学校财政多年的校长大发感慨:“社会对高校收费的了解太片面,如果要负责任地办一所学校,让学校很好地运营,真是太难了。” 校长给记者算了一笔帐:“除了国家拨款,加上省里拨款,以及学校自筹经费,2004年总共收入是8亿2千万。”自筹经费包括学费、学校校办企业的收入以及老师承担科研和额外教学得到的收入,“也就是说,这是学校全部的收入了。” 那么支出呢?仅人员工资和公用开支两项就达到8亿6千万,“这两项开支是维持一个学校运营的最基本的开支,还不包括学校添加实验室、修操场等基础建设和添加设备的资金,也就是说,现在学校的经费十分紧张,老师学校并没有从中得利。” 至于基建的费用,2001年到2003年,广东省提供了一个专项资金,3年共12个亿,“这笔钱全部用来进行电扩容,水扩容,引进人才,购买高水平设备和修路等等,没有一分钱用来提高老师的待遇,全用在了学生身上。” 但是又有人质疑,开支大是不是因为学校老师的工资高或者是老师人数多导致学校机构臃肿呢?这位校长介绍道:“各高校的老师最高的工资也不过是年薪8万,而且这是极少数,绝大部分也就在5万左右,只能是个中等水平偏上一点。”至于有人说老师人数过多,校长只好苦笑:“教育部规定每所高校的生师比例要达到18:1,学校现在只是19:1,有的院系甚至超过22:1,师资力量远远不足,但是学校经济压力大,没有能力引进更多更优秀的教师资源,学生一方面要求享受最好的教育,另一方面又觉得学校收费高,而学校没有经济实力,只能给每位老师增加任务,这已经形成一个奇怪的矛盾圈。” 政府补助远低于学校正常需要 校长又指出:“如果把学费这一块单独说,按照教育部规定,学校文科生收费是4600元每年每人,理科生是5100元,医科生是6800元,艺术生是12000元,软件学院是最贵的达到16000元,因为软件学院国家没有补贴,而且软件学院的教学要求十分高,教材费和师资投入都很大,因此学费最贵。” 国家对于每个文科生的补贴是6100元,理科生是6300元,加上学费,每个学生的收入不过是1.1万元左右,“但是一个最普通的文科生培养费,包括老师、设备使用等等,至少要3.8万元,教育部规定学费不能超过成本的25%,其实哪里达到25%,几乎只有十分之一。怎么会是乱收费?” 再看住宿费,学校现在有500-1500元等不同等级的收费,物价局规定一般不超过1200元,但是自从1998年开始,教育部停止了建设学生宿舍的拨款,学校只能贷款修宿舍,因此这之后修的新宿舍允许收到1500元一年,这些费用也只能还利息还本,便宜点的宿舍费是因为只用来翻修,“这部分是没有一点剩余的,而且学校还有每个月提供给学生4吨的水免费,10度电免费”。 据2003年教育部调查了“211工程”的100所大学,培养一个本科生的成本一年至少3.4万元,说明政府的补助远远低于学校的正常需要。“但是差额也不会落到学生头上”,处长指出:“理工科学费每人5160元,文科生4560元,这都是由物价局明文规定的。” 尽管学校一肚子委屈,而广州市却有九成以上的人认为高等教育的学费应该在5000元以下才合理,仅1.5%的人选择:“无论多少,我都愿意。”可见,高等教育收费已给普遍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偏高的收费很可能成为不少家庭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障碍。 专家视点:财政有困难,钱要用在刀刃上 “政府、学校、学生三方在高等教育问题上都尽了力,但是都存在困难。”一位研究中国高等教育问题的专家如是说。“作为政府对于教育的投资已经很可观,学校应该理解政府的财政难处,但是学费也不能因为高校资金不足而不断抬高。”那么解决问题的出路究竟在哪? 专家指出:“关键在于如何把钱用在刀刃上,高等教育的发展关键是发展特色,作好主力专业,但是现在太多高校一味“求大求全”,“什么专业都办,不仅耗费了大量的资金,结果还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如果把钱用在强项上效果会更好。”他提到,在国外许多知名大学只办本科或者仅设有很少的专业,不仅培养出更高素质的人才,也节省大量费用,“而中国的高校总想一网打尽,政府应该控制高校的无限扩大,应有重点地支持优势学科” 同时,“高校该剥离的地方就应当剥离。”管理机构的膨胀仍然是高校管理的一个弱点,有的高校管理人员和老师的比例竟达到2:1,“有的老师上课特别辛苦,而有的工作人员又很清闲,但是费用差不多,这样一来,既影响了工作效率,成本又增加了。”另外,公众有知道学费去向的权利,“很多学校不愿意透露学校的财政开支,相反引起很多人怀疑、猜测,如果保证了公众的知情权,可以减少很多误会,学生家长可以更加理解学校和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