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凯银集团生物有机肥料有限公司在东北召开的化肥展销会上,凭借着对本公司产品的宣传,赢得了黑龙江省绥化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的信任,此后却将60吨劣质化肥提供给对方,致使对方蒙受了巨大的损失。9月8日,绥化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向本报社投诉维权中心进行了投诉。
2003年11月份,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的东北化肥展销会上,绥化市农业生产资料
公司农用物资经销站(以下简称绥化物资经销站)的刘经理见到了山东省东营市凯银集团生物有机肥料有限公司复合肥分公司(以下简称凯银公司)的经理和负责销售的经理。两位经理向刘经理展示了其公司的产品,又极力推介了产品的特性,使刘经理相信他们的产品是非常优质的产品。此后,对方又通过通讯联络,邀请刘经理到生产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对产品的外包装、造粒及产品的含量等进行了现场演示,同时,凯银公司的总经理还向刘经理做了郑重的质量承诺,使刘经理对凯银复合肥产品更加深信不移,当即决定了购买凯银复合肥的意向。2004年2月9日,绥化物资经销站将购买60吨凯银复合肥产品的货款63000元汇入了凯银公司,并于2月16日接到了凯银公司发来的复合肥产品。经销站于4月5日将这批复合肥批发给吉林省洮南顺达化肥经销处经销。
4月7日,绥化物资经销站得知,该批60吨复合肥产品运到吉林后,在当地白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例行检查中被检验为不合格产品,22.5吨复合肥被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扣押,经销该批化肥的顺达化肥经销处的商店及其余的37.5吨化肥也被悉数查封。事情发生后,绥化物资经销站立即与凯银公司取得联系,协商处理意见。谁知凯银公司首先提出的条件是让经销站想办法把这些不合格的化肥从白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弄出来,当经销站表示对此无能为力时,对方即表示无法解决。为此,绥化经销站的有关人员分别于5月、6月、8月先后3次前往山东东营,与凯银公司协商解决的方案,但凯银公司始终不肯给予解决。物资经销站在解决无果的情况下,向东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执法稽查大队进行了投诉,稽查大队为双方进行过两次调解,凯银公司对复合肥产品含量不够,质量不合格的现实表示认同,但是拒不承担责任,更不同意给予解决。
绥化物资经销站为将这批不合格的复合肥产品所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也为了防止凯银公司生产的不合格产品继续大批量地流入市场,于近日向本报投诉维权中心投诉。投诉维权中心受理该投诉后与东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执法稽查大队进行了联系,该稽查大队郭副队长告诉本中心工作人员,此事没有最终彻底解决,是由于多方面的复杂原因造成的。他们在当地调解此投诉时了解到,凯银复合肥分公司本身并没有取得生产化肥的许可证,他们生产化肥本身就是不合法的,另外这批复合肥产品是试生产产品在出厂之初,该厂就知晓产品成分上有缺陷,属于不合格产品。本来不应该出厂的产品,却被他们以每吨低于市场价100多元的价格批给公司的销售经理李某,而后李某又将这批产品出售给绥化物资经销站。郭副队长说,事情发生之后,复合肥公司的投资人已经离开东营,生产线也为此停产,至今已经3月有余。郭副队长颇感为难地说,由于投诉与被投诉方之间存在较大的分歧,看来这起投诉是很难调解的,只好让他们寻求其他解决途径了。不管事情有多么复杂,有一个事实是令人一目了然的,那就是没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可以明目张胆地进行生产,本不该出厂的不合格产品,却堂而皇之地流入了市场,凯银公司对待自己的产品和广大的农民用户难道可以如此不负责任吗?
本报投诉维权中心将对事态的进一步发展继续进行跟踪报道。
作者:本报记者 许 巍
(来源:本站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