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江山面临得而复失
高峰过后势必迎来低谷,更何况是极为脆弱的国产手机阵营。
在享受了从2000年开始的一路顺风顺水的幸福生活后,2004年的中国手机业终于走入寒冬———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这股寒流迟早会来的。
市场研究公司GfKAsia表示,今年1至6月,在中国售出的手机总量中,中国品牌所占比例已从49%降至46%,销售额比重则从42%降至37%。同时,中国手机企业又患上集体低迷症。“销售下滑、市场份额萎缩,这已经不是一家两家的事情了。”在一些经销商们的眼里,市场低迷已经成为行业的普遍现象。资料显示,波导主营业务利润7.95亿元,同比下降14.05%;夏新主营业务利润6.52亿元,同比下降48.24%;TCL的销量和销售收入同比分别下降6.8%和30%;科健净利润同比下滑了46.12%。
至此,多年努力方形成的中外阵营“隔江对峙”的格局瞬间崩塌,一路收复的半壁江山也大有得而复失之势。人们不禁要问,国产手机阵营到底怎么了?几大隐患终于爆发
实际上,过去几年国产手机一路大获全胜的时候,很多人就已经指出,国产手机普遍存在的几大隐患如不能尽快根治势必养虎贻患,而如今,这些养大的老虎开始“反咬一口”了。
缺乏核心技术,这早已被人们说烂的话题,时至今日仍然是国产手机心中最痛的伤。虽然现在的手机产业链模式已经大幅降低了手机市场的进入门槛,国内外手机厂商在获取芯片等核心技术时所花费的代价和机会成本不会过于悬殊。但在市场先机的把握上,由于技术的差距,国产厂商却只能总是跟在国外厂商的后面,棋差一招。中国台湾《商业周刊》曾撰文指出:目前大陆没有一家厂商能真正做出手机,几乎都是由中国台湾、韩国企业进行代工,或都是由中国台湾、韩国企业做好后,贴上大陆企业的牌子的贴牌手机。大陆国产品牌第一名的波导,即采用明基所研发的手机。明基2002年手机300多亿元的营业收入中,约有20%来自大陆的贴牌订单。
质量控制则是任何行业发展壮大的烦恼,国产手机更是难逃其“魔掌”。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年上半年公布的投诉报告显示,去年他们共受理手机投诉3.2万件。质量差、维修难成为去年手机产品的投诉热点,质量投诉在不少城市的手机投诉中占到90%以上。而据了解,这其中国产手机6%的平均返修率比国外品牌要高出一倍。
产能过剩则是国产手机“壮大队伍”时必然出现的现象。一位手机厂商不无伤感地说。在他看来,导致国内手机企业业绩大幅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库存的增加导致资金短缺。目前国内手机厂家总体年产能约占全球产能的一半,已经大大超过了国内市场的需求,手机市场严重生产过剩已成为手机业界的共识。据悉,今年国内手机的产量有可能达到1.7亿台,而国内的总需求量才6300万台。产能过剩使得国内手机产业出现存量市场危机。
渠道优势不再,销售成本居高不下则是新问题。有人说,国产手机去年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成绩,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在国内二、三级以下市场的成功营销渠道。为了吸引经销商投入自己的阵营,国产厂商普遍给经销商留出了高于国外品牌一倍的利润空间,而这无形中造成营销成本居高不下。而随着国外厂商营销手段的改变,国产厂商们的杀手锏则不再灵验。寻找过冬新棉衣
就目前看来,随着国外品牌从产品、营销甚至是价格上的全面反击,今明两年将成为中国手机市场的分水岭年度。而中国手机牌照一旦放开,将进一步加剧手机行业的重新洗牌。因此,业内人士指出,国内手机企业除了要加强规模、产能和销售团队的实力外,最重要的还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争取在行业洗牌之时,增强自己的谈判筹码。
“对国产手机而言,目前最现实的问题,还是尽快进一步提升自身研发技术实力,以更好地应对3G时代的竞争,在同一起跑线上同全球知名通信厂商展开竞争。”TCL手机有关负责人表示。除了在技术上挖掘潜力,有业内人士表示,国际化也是国内企业的一条重要出路。但是,国际化道路上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企业不仅需要对要进入国家的环境和市场熟悉,还要在国外有驾驭市场营销的能力。
可以预见,国内手机市场高速增长期间简单依靠提高产能来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方式已经很难奏效,没有研发、技术优势的手机厂商最终将成为竞争的牺牲品。因此,研发实力将成为今年乃至今后若干年国产手机命运的关键,在国产手机以市场占有率完成了企业发展第一阶段的积累以后,核心竞争力再度成为国产手机厂商不得不冷静面对的问题。
作者:郭峰冰
(来源:本站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