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安全,食品品牌的命根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1日 08:14 中国质量报

  曾几何时,人们只要一谈到吃的东西,首先担心的是“卫不卫生”,而今天,食品安全则取代了食品卫生,成了人们关注的高频词之一。从卫生到安全,不仅仅是一个措辞上的变化,它更深刻地体现了食品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日前完成的一项有关食品安全的调查显示,近期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已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82%的公众表示,这些事件“肯定会”引发自己对周围 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心,13%的人表示“可能会”。27%的人认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食品安全问题;认为“有过,但很少”的,占64%;仅有9%的人回答“从来没有过”。由此可见,食品安全确实是人人关心的问题。从某一个角度来说,人们最关心的地方也是最可能产生品牌的地方,比如在如今这个服务增值年代里,海尔的崛起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比对手更全面更细致的售后服务。在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年代,谁能真正保证自己产品的安全,让消费者信任你,选择你,那品牌自然就树立起来了。

  与其削尖脑袋去忙活广告、促销,倒不如分一部分人力物力把产品质量和安全抓上去。只要你给消费者放心,那他们自然就会给你品牌的信心。品牌,食品安全的代名词

  由于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起步晚、工作基础差,加之影响食品质量因素多、涉及面广等原因,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总体水平依然不高,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需要。2003年卫生部共收到全国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379起,其中12876人中毒,323人死亡,比上年分别增加了196.1%、80.7%和134.1%,这表明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教授、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黄昆仑表示,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农药、兽药、重金属超标;食品掺假;食品生产中添加国家明令禁止的化工原料;食品储运销售过程中微生物感染;人畜共患病;加工过程中滋生有害物质等等。

  要改善我国食品安全现状,需要从政府到企业、从原料采集到成品包装的每一个环节入手来为安全把关。

  在上面提及到的那个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中,有一项调查的结果很有意思。对于什么是自己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达不到国家卫生标准的食品”最令他们感到担心;其次就是“假冒知名品牌的食品”,选择这一项的人达到了21%。而在另一项关于如何防范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中,最多市民选择的方法是“选择有信誉有品牌的商品”,占到了被访人数的74.0%。另外,有58.4%的受访者认为建立优质品牌,选择值得信赖的品牌,是“企业采取什么措施能够提高他们的信心”的方法。

  为什么超过1/5的人会害怕假名牌的产品呢?为什么绝大部分的人会选择有品牌的食品来防范食品安全问题呢?其实就是因为有品牌的食品能够给消费者一种放心的感觉,消费者可以依靠品牌来推断这个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是有保证的。从这个小小的数字中,我们就可以看到,食品品牌和食品安全的相互关系了。安全,食品品牌的根本

  乳制品行业中的蒙牛集团这几年创造了一个“蒙牛”奇迹。今年先后被选为“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和国家体育总局备战2004年、2008年奥运会的“运动员训练专用奶制品”。在中国的奶制品市场上,蒙牛已经闯出了一片天地,也树立起了自己的品牌。在食品安全上,该公司确立了自己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

  来自蒙牛的消息称,今年,在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和测试后,该公司决定在牛奶生产环节上再加上一个步骤———“闪蒸”工艺,使蒙牛的牛奶具有超越国际水平的品质和安全。所谓“闪蒸”,就是在百分之百原奶的基础上再剔除掉一定比例的水分,从而使草原牛奶闻更香、饮更浓。这与蒙牛总裁牛根生为了确保牛奶的卫生水平而研究实施的“运奶车桑拿车间”一起,被外界总结为蒙牛质量管理体系中独特的“一净一稠”,引起了竞争对手的强烈震动,也带动了整个牛奶行业技术的革新。

  专家指出,技术创新和工艺改善是保证和提高食品质量的最好手段,也是树立食品品牌的最好基石。而要把巨大的人力物力都投入在技术和工艺的改良上,不仅需要企业的质量意识,更取决于企业的品牌意识。

  有关业内人士提出,只有给消费者提供最好、最卫生、最安全的食品,消费者才会永远忠诚于这个品牌。只看眼前利益,降低对于品质的要求,最终将使企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失去未来。

  失去安全的基础,再大的食品品牌也会在一夜之间倾塌,这方面的例子最直接的就是南京冠生园的陈馅月饼事件。

  黄昆仑认为,之所以食品安全事故一再发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不法商贩和部分农村从业者急功近利、唯利是图,为谋取暴利置人民的生命健康于不顾,缺乏起码的诚信。

  没有诚信,没有安全,这样的食品生产企业不可能有品牌,就连是否能生存下去都很难说。反过来说,如果一个食品企业能够从长远考虑,从每个环节入手,把自己产品的质量控制在一个严格的标准下,那它迟早会得到市场的认同,最终将收获品牌。

  作者:序 闻/文

  (来源:本站原创)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