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行业专题--食品业 > 正文
 

散装速冻食品有“猫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7日 15:53 新民晚报

  袋装盒装速冻食品尤其是水饺、馄饨等过了保质期,一些食品加工企业拆去包装后,化整为零——散装速冻食品有“猫腻”

  有关部门节前市场明查暗访发现,一些食品加工企业在包装上“变戏法”,蒙骗消费者。袋装盒装速冻食品尤其是水饺、馄饨等即便过了保质期,他们拆去包装充作“散装”货继续上柜!

  散装掩人耳目

  那些兼做袋装盒装和散装速冻食品企业,之所以能掩人耳目,是因进散装货的基本都是超市大卖场,对散装速冻食品往往网开一面,不再注重产品的保质期查核,上柜后也因周转极快同样觉得无必要要求厂家在标牌上标注保质期。故过了期的水饺、馄饨、云吞、锅贴等只须摇身一变成“散装”,不仅不愁没出路,而且“卖得还要快!”

  事实上“散装”速冻食品进入百姓家中后即使吃口差了点,顾客也因价格相对便宜且又缺乏外包装可比照,最多只抱怨几声发誓以后不买,很少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

  用料减本加利

  一些厂商瞅准了这个空子,还对散货的选料用料“减本加利”,如部分掺合人造猪肉蛋白、大豆蛋白代替猪肉,如擅自变动生产工艺超剂量添加味精(知情者揭发,超出正常标准5~7倍的都有),以便能以更诱人的低价竞销促销。

  发明混合散装

  据悉还有发明“混合散装”的,即将部分过期的速冻水饺和部分合格品以及馅料“偷工减料”的“定制品”(如用质次的猪肉和蔬菜作原料)混合在一起,总体成本大大下降,消费者一般更难发觉。由于近几个月来国内猪肉价格大幅提升,这样“混装”的把戏大有升温趋势。

  本报记者 习慧泽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