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拥有“家庭医生”吗?这个在发达国家只有富人才享有的专利,却飞入上海的寻常百姓家。60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2000多个卫生室,越来越多的医生走进市民家庭,带去贴心便捷和更实惠的医疗服务。
上海有200多万老人,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为保证上海居民的健康,整合医疗资源、就近解决市民看病难的社区医疗卫生改革成果卓著,引起了世卫组织(WHO)的特别关注。据
悉,正在上海召开的世卫西太地区第55届会议,已计划视察有关社区。
日前,记者走进社区医疗卫生的改革试点,人口20万的杨浦区殷行街道。
见闻家庭医生出诊
早上8点,刚踏入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迎面撞上正欲下社区的医生崔明。医疗包里,血压计、听诊器、理疗仪、血糖仪和病人名册,一样不少。挎上医疗包,骑上自行车,两分钟后,崔医生来到了殷行路451弄。
崔医生今天第一个要去看的,是38号403室的偏瘫病人杨怀根。一位中年阿姨应声开了门,她是老杨的老伴潘阿姨。顾不得喝一口潘阿姨凉好的茶,崔医生就给病人量起了血压,见一切正常,又给病人接上理疗仪,不时轻声发问“电流强不强?吃得消吗?”最后是康复训练,崔医生弯腰一手托住病人踝关节,一手托住膝关节,牵引病人关节一伸一屈……一个小时过去了,崔医生后背已是汗湿一片。临走,女主人端出月饼,崔医生笑着推辞:“别客气了,我明天再来,记得多活动活动关节,这样好得快!”
潘阿姨说,自从两年前高血压引起血管破裂,老杨身体左侧就偏瘫了,以前老杨在上柴厂的医务室做针灸,潘阿姨和保姆推着轮椅送他,路上要40分钟。幸亏后来邻居推荐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说到这,潘阿姨拉着记者的手直夸崔医生,“周一到周五,不管刮风下雨,医生天天都来看老杨,而且从没收过一分钱出诊费。”
出了38号楼,崔医生又直奔34号楼的李家。一进门,吓了记者一跳,6平方米的客厅挤了十来个人,都等着崔医生看病呢!看完病历卡,崔医生挨个测量病人的血压和心跳,并耐心讲解了饮食上的禁忌,比如李伯伯,尿酸高,容易引起痛风,尽量少吃或不吃海货和豆制品。又比如吴阿姨,血压高,吃口要清淡、少盐,蔬菜多点苦瓜和芹菜……
直忙到中午12点半,崔医生才回到医院。“按理说每天上午8点准时上班,可是有需要的病人太多,只能早上7点20分就上班了。一天大致要跑十五六家,忙的时候近30家。”问他累不累,崔医生答的实在:“当然累了,但谁让我是医生呢。医生,就该为病人服务,这是天职。”
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前身是殷行地段医院。院长陈风华告诉记者,中心仍然承担过去地段医院所有的职责,因为不收出诊费,医生每人每月2000元左右的贴补,由中心从其他收入中支出。
陈院长承诺,今后上门服务的“家庭医生”会越来越多。
为民服务有特色
“上海不只一个殷行街道有‘家庭医生’,上海目前有几百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都有自己的一些特色。”上海市卫生局妇幼与基层卫生处助理调研员毛春芳告诉记者:长宁区北新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每个糖尿病人建立了档案,根据病情症状的千差万别,找出发病规律随时监测,这个病人需半年上门一次,那个病人需3个月上门一次,因人而异,个性化服务。
闸北区临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了“红十字老年护理院”,医护人员为空巢老人端茶倒尿,翻身擦洗,常年累月,无休无息。他们提供的临终安宁护理,让许多老人祥和平静有尊严地离开人间。他们还将心得整理成《老年护理医院使用手册》、《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手册》,出版发行造福他人。
静安区曹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个“慢性病管理俱乐部”,“同病相怜”的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聚在一起,或参加中心的慢性病自我管理讲习班,或探讨心得交流经验。
浦东新区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门给居民准备了“健康护照”,医患之间直接便捷地联络沟通;宝山区高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户籍医生制,一个医生负责2000位居民的预防保健;人民广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疗服务大篷车”往来穿梭在居民社区,送医送药,现场诊治。
……
凡此种种,头疼脑热的孩子们方便了,卧病在床的空巢老人心里踏实了,注重健康保健的小区居民体质监测标准化了,医生上门服务的BP机响得更勤了。
听听居民怎么说
服务进社区,医生上门来,效果怎么样?最有发言权的,还是社区居民。
李瑾霞(殷行路451弄34号102室):社区医生好啊。我有冠心病,心跳过慢,经常容易昏倒。以前去长海医院看病都要挤公交车,到了还要排队等挂号。76岁的人了,哪还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医院考虑到生命安全建议装起搏器,可我一个月的退休工资才1000多元。现在好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崔明医生每周五上门为我就诊,对我的病情定期跟踪。有什么突发情况,我随时都可以打电话找他上门。瞧,我现在已经半年多没犯病,不装起搏器,心跳也正常。
吴莲珍(国和一村42号602室):我眼睛有残疾,丈夫又下岗了,孩子还在上学。社区专门给我安排的徐医生上门后,不仅给予健康宣教和保健,还特别关心我的家庭。为帮我丈夫找上一个合适的工作,徐医生跑断了腿,最后给他介绍了一家物业公司保安的工作。我们一家都十分感谢她!
张金珠(开鲁四村68号204室):我晚上睡眠不好,要靠安眠药才能入睡。我又有帕金森症,行动不便,看个医生要费好大周折。社区医生上门为我诊治,送医送药上门,还经常不嫌我烦,听我唠叨,陪我聊天。他们真的就像我亲人,还特意留了电话号码,嘱咐我有什么需要就给他们打电话。现在我睡眠也好了,安眠药也不需要了。服务尽心尽力,他们真是没话说了。
前天,记者在殷行街道的“健康快车进社区”义诊现场看到,前来就诊的社区居民络绎不绝,每个摊点前都排起了长龙。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医生进行医疗、保健咨询、测量血压血糖。现场一位中年妇女告诉记者:这样的活动确实方便了居民,不必再为了小毛小病,“长途跋涉”上医院。但现在“家庭医生”的上门医疗,主要还是服务于老年人和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其实像我们这样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身体很要紧,工作又忙,不生大病不会上医院,如果能在双休日‘家庭医生’上门为我们做些简单的保健检查,量量血压、测测脉搏、听听心肺,就更好了。当然,我们也可以适当出点医药费。”
5万家庭病床在建
市民的盼望能实现吗?市卫生局的妇基处毛春芳给记者描绘了这样一幅蓝图:
今后,上海市民只要打个电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20分钟内就可上门,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保健服务,如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这是今后社区卫生服务的理想目标。
“我们正在一步步努力。”毛春芳介绍,当前,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初步构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医疗服务、疾病预防和卫生监督的网底,与医疗中心一起构成新体系的两个层面。社区综合卫生服务,已经涵盖上海市19个区县。“我们有份200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服务量为3012.67万人次,占全市门急诊总量的35.02%,收治住院病人27.76万人,占全市住院病人总数的20.88%。”
在医疗护理上,对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患者,运用慢性病监控网络进行定期随访,每年达295万人次。我们对行动不便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已将基本护理操作送到家庭,每年收治家庭病床病人3.5万人次,并根据病情定期上门服务,注射、静脉滴注、导尿、心电图、理疗、换药、灌肠、化验、送药,有求必应。同时还积极拓展心理护理、临终护理和护理咨询等工作。
在保健上,运用已建立的家庭健康档案,掌握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保健服务。“截至2004年7月,沪上45.4万户居民参加了户籍制预防保健,138.5万份居民健康档案建立起来,老年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2%。”
“户籍制预防保健医生”和“家庭健康合同制”试点目前正在进行,力争每个管区设置一个从事户籍制预防保健服务的医护人员团队,其中包括若干临床医生、防保服务医生和社区护士,各类专业人员的人数根据实际工作量进行调节,每1000户配一名临床医生,每2000户配一名社区护士,每3000户配一名防保医生。
“虽然不乏硕果和掌声,但现在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毛春芳说:今年上海将扩大社区卫生服务改革试点单位,从目前的11个增加到33个。同时全面落实为民办的实事———建5万张家庭病床,为特困人群提供医疗救助服务,减免挂号费与诊疗费等。我们的目标是:在继续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基础上,加强慢性病的监测和管理,全面推广组建全科服务团队,做好社区居民的守护人,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力争做到居民中80%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在社区卫生中心得到治疗。
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想,以人为本,立足社区。
医疗服务零距离,我们期待……
本报记者 刘旻 尤莼洁 实习生 陈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