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铆上知识产权 750万天价“求购”专利谜团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5日 13:44 新闻晚报 | ||||||||||
今年7月,市民何崇恒收到一封深圳来信,一家商业贸易进出口代理中心在信中表示,受外方委托,希望购买何先生拥有的一项压缩机专利。何先生与对方取得联系后,对方竟然一开口报价就是80万美元…… -骗局 天下掉下“大馅饼”
退休职工何先生的家境并不富裕,多年来为了完成新型压缩机研发,全家已举债16余万元。由于缺乏资金,研发工作也陷入了困境,而这横空出现的80万美元着实令他眼前一亮。 一个星期后,何先生收到了深圳寄来的第二封信,并附带了一份中文技术专利转让协议书。信中要求他将这份协议书翻译成西班牙文,寄给位于佛山市的“西班牙投资集团(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并告知何先生,该集团的外方负责人会在收到译好的协议书后,将乘飞机到上海与其签合同。信末,该中介机构重点向何先生推荐了一个“收费低、速度快、有国际认证、准确率高”的翻译公司,并称已将需翻译的有关资料寄给了这家公司。 8月上旬,何先生同时受到了来自广西那家翻译公司与佛山的“西班牙投资集团”的两封来信。翻译公司称翻译已经完成,要何先生将1890元翻译费打入一个银行账号后,即把翻译好的资料寄来,而西班牙投资集团的负责人则在信中一再催促索要译好的资料。 报价飙升至750万 8月中旬,何先生在一番考虑后决定暂不出售专利,与本报记者取得了联系。在仔细研究了信件后,记者发现几个疑点:所谓的西班牙投资集团留下的传真号居然是手机号;所谓的转让合同拟订得非常粗糙,根本不符合正式专利转让合同格式;网上查不到关于“西班牙投资集团”的相关资料。 一天后,记者以何先生代理人的身份与自称是“深圳商业贸易进出口代理中心”的黄主任取得了联系。在交谈中,记者发现这位黄主任对专利本身似乎并不了解,只是一味地催促快点将翻译好的资料寄去,并表示转让费还可以提高,在一番讨价还价后,原先80万美元的专利转让费飙升至350万美元。 两天后,黄主任又主动与记者联系,再次催促快点将翻译好的资料寄去。记者问是否还能增加转让费,黄主任居然毫不犹豫地开出了750万美元。 西班牙广东两地追查 如此高价,会不会有猫腻?记者在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的配合下,分别与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与广东知识产权局取得了联系,要求配合调查“西班牙投资集团”与深圳那家中介公司的底细。 8月,中国驻西使馆表示没找到能直接证明“西班牙投资集团”存在的证据,并从“西班牙投资集团”董事长的西班牙文签名上看出了一些疑点,提醒上海方面保持警惕。 几天后,记者收到广东知识产权局的回复,调查结果大致为:“深圳商业贸易进出口代理中心”所用的办公电话都是市内小灵通,且该公司联系人拒绝提供公司办公地址,故无法证明该公司是否合法;西班牙投资集团(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所用的电话也是市内小灵通,且在佛山市工商局没有登记注册,是家非法机构无疑。 -揭秘 小骗子大骗术 这到底是不是诈骗?诈骗的手法是怎样的?记者走访了上海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高级顾问方保伟教授。听完记者的叙述,方教授哈哈一笑:“第一眼就看出是诈骗。” 据方教授介绍,最近本市发生了多起类似诈骗活动,手法较为雷同:先以一家中介公司的名义与专利权人取得联系,然后冒充外商抛出巨额专利转让费,再要求专利权人翻译一份协议书并强烈推荐一家与其“连裆模子”的翻译公司。不明真相的专利权人通常会在巨大的诱惑前冲昏头脑,不经思考就付出高额翻译费。 在骗到第一笔翻译费后,骗子们又会抛出一个专利评估公司,开出数万元的评估费。这两笔钱得手后,骗子就随便找个理由终止合作,于是所谓外商与中介公司一下子便人间蒸发。 作者:□实习生 李一能 晚报记者 顾万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