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中介买业主私人信息竟成“行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3日 10:16 新闻晨报

  难辨中介身份消费者维权遭遇尴尬

  据新华社上海9月11日电

  “想要获得一个新开楼盘的业主个人信息很简单,说白了就是花钱买!”一位房产中介公司老板称,消费者买房时都会提供相关个人信息,所以开发商手中有十分详细的业主
点点通个性天气 让眼镜成为历史
新浪彩信 幽雅个信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个人信息名录,包括业主姓名、联系电话、购买房屋的楼号、室号、房型等。而中介公司买业主名单主要有3种方式,价钱也各不相同。

  第一种,假如中介公司与房产开发商关系特别好,可以直接找开发商拿名单,象征性地支付一点费用。但这种情形的比例非常小,因为中介公司多如牛毛,尤其是那些小中介公司想和房产开发商攀交情、拉关系不是件容易的事。

  第二种是最常见的,即中介公司主动出击,派人与房地产商的销售部或者售楼小姐、售楼先生联系,向他们购买业主名单。

  第三种,上门兜售的业主名单。这些人与售楼圈子十分熟,常常主动带人上门看楼盘,给售楼部拉生意,所以不同楼盘的业主名单都能弄到。由于一份名单可同时卖给许多家中介公司,这种上门兜售的业主名单价格更低,每份大约只需500元至1000元。

  据称,这种私自买卖消费者隐私的做法,目前已经成为房产中介行业一条不成文的“行规”,甚至还被称为“最有效、成功率最高”的业务手段。

  上海消保委有关人士指出,这是对消费者隐私权的一种公然侵犯。《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第29条明文规定“经营者未经消费者本人同意,不得以任何理由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向第三人披露”。

  然而,消费者想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遭遇了尴尬。有关专家坦言,投诉对象主体不明是导致消费者投诉难、处理难、维权难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房产中介公司基本采用电话联系方式,消费者在短时间内往往无法确定其真实身份。上海东方正义律师事务所马永建律师说,中介公司的骚扰电话对业主经济、精神等造成的损害往往较难界定,且业主取证也存在一定困难。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