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移花接木子虚乌有--虚假药品广告如此炮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9日 14:52 南方周末

  □黑 客

  子虚乌有的“病例故事”

  今年4月初,我应聘到所在城市的某企业从事“写作”工作。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让眼镜成为历史
新浪彩信 幽雅个信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4月9日上班第一天,人力资源部经理给我拿了本宣传册,让我先熟悉一下企业。这是一本大16开、80页,印刷精美的宣传册,书名叫《亿万富翁从这里开始》。

  之前我对这个企业不甚了解,等翻开这本宣传册,在认识它的同时,我更感到吃惊。

  宣传册上的“企业简介”是这样写的:“××省××市医药采购供应站坐落在七朝古都——××,是××地区最大的一家集中西药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企业下设一家科研单位和6家符合GMP的制药有限公司,并在八百里××山区建立了4个GAP药源基地,种植面积达5万亩。企业总资产达6亿元。”

  “简介”之后,是一组中央及省委有关领导接见企业代表、深入企业视察并题词的照片。

  上午9时许,总经理Z召见了我。他告诉我,我的主要工作是写“软文”、“病例故事”、编报纸和宣传册。

  但当我问到该企业与上述医药采购供应站的关系时,他却含糊其辞。这令我在心里打了个问号。

  4月11日,我和同时被录用的另外两人都被安排加入了信息中心写作组,这个组原先已有4名写作人员。

  后来我了解到,我应聘的这个单位是家药品代理企业。Z号称他们代理1500个产品,但我直到离职的时候,也才见过10个产品:3个治癌症的、1个治性病的、1个治风湿关节炎的、4个治感冒的、1个清热解毒的。

  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写“病例故事”。Z曾告诉我,“我们有很多病例”,可当我去找病例时,才知道原来是子虚乌有。先来的同事告诉我:“哪有什么病例,我们都是现编的!”

  直到这时我才明白,当初面试我的J经理(后来我才知道她与Z是夫妻)给我看的产品宣传材料和报纸上的那些诱人、感人的患者故事,竟全部是纯粹的“人工合成”。

  我不敢说自己是一个完全彻底的好人,但至少还有一点正义感。对于这种弄虚作假、误导患者的做法,我在心理上即刻产生了抵触。

  或许是看出了我的心思,也或许是对刚刚进入“角色”的员工都要进行“说服教育”,在一次谈话中,Z这样对我说:“我们的药都是好药,但好药如何销得好,关键就是宣传。×××××(药名)为什么卖得火,就靠有一个40多人的写作班子,宣传搞得好!现在卖药的都这样,你不这样,药再好也卖不出去……所以,我们要宣传得让患者一看就想买……”

  因为Z一再言称“药好”,所以我最终还是违心地开始了“创作”。

  按我当初的想法,写“病例故事”要有根有据,而且是很严谨的事,但自从观念被“转变”后,编故事就变得十分简单:我只需知道要宣传的药品治什么病,然后再找专业书查查该病的发病症状,最后再随便编个患者的名字,经过文字加工和组合就算大功告成。

  比如,我们所宣传的××××××××(药品名),按照资料上说的功能,它几乎能治所有的癌症。如果要编一个关于该药的病例故事,我只需选择一种癌症,然后从专业书上找到其发病症状,再天南海北地编一个患者的名字。为了增加可信度,还要写上患者“所在的”省市及单位或是居住小区及门牌号。最后,再进行故事情节等文字加工——既要体现出患者吃其他药、采取其他治疗措施没什么效果,又要体现出通过吃我们所代理的药在短期内痊愈;同时,还要将整个故事编得曲折、委婉、动人。

  “移花接木”的领导人照片

  接下来的日子里,为了使药品的宣传“更上一个档次”,Z几次召集写作组开会,要求我们所写的东西“要大气”、“要有气势”、“要像重磅炸弹一样引起震动”、“要让患者看了就想掏钱买”、“要写局长、市长、将军”……

  说起来,自己搞文字工作的时间也不算短,但我对Z多次提到的“大气”和“气势”的真正内涵,实在不解。不过,我也恍恍惚惚地感悟到他是有意识地在提醒我们什么,但又不愿将话说得那么白。

  4月28日,Z将我叫到他的办公室,了解几期报纸的稿子情况,我回答“正在扫尾”。他说,明天上午一定要结束,下午开始编“宣传册”。因为如果不抓紧时间,6月初的长沙“药交会”就赶不上了。

  第二天,Z夫妇又召集写作组开会,就如何对原来的“宣传册”进行改造提出了要求,并逐项分解到人。

  根据他们的安排,需要重写、改造、增加内容(新编)的:一、重写“企业简介”;二、在“GAP”、“GMP”画面增加文字内容;三、增加“科技与交流”文字内容;四、对每个药品的“典故”进行改造、扩充;五、增加每个产品后的“专家点评”;六、每个产品最后增加“患者来信”;七、增加营销策略;八、增加“经销商年度表彰会”内容,并编写5篇经销商大会发言稿。全书由原来的80页,扩充到120页。

  4月30日下午,Z可能感到时间紧迫,宣布原承诺的“五一”放假3天取消。后在大家强烈要求下,他才同意放假1天。而正是在这一天,我从××省××市医药站的“五一值班安排”上看出,我所在的单位根本不属于该医药站,但具体是挂靠,还是借用名义,抑或是纯粹的租用办公地……我无法知晓。

  5月2日上班后,写作组进入了紧张的编写当中。尽管大家在工作中相互交流时都很小心谨慎,但我还是从只言片语中获悉:原来那本“宣传册”里的内容,许多都是虚假的,包括当初令我惊讶的中央和省委有关领导接见企业代表、到企业视察、题词的照片,竟是“移花接木”而成的!

  从这时开始,我内心产生了一种害怕的感觉。

  胡说海吹的“气势”、“力度”

  我的任务还未完成,J又安排了另一项任务给我:写“经销商年度表彰会”的消息。在研究这个“帽子”的内容时,Z说:会址要选本市最高级、最有名气的宾馆;参加会议人数两三千人;5个发言的经销商每人按奖一辆轿车来写,档次为奥迪、别克、丰田、桑塔纳2000、捷达;其他参加会议的人每人一部手提电脑和一辆电动自行车

  根据Z的指示,我开始写“表彰会”的消息。但对于参加会议的人数,我觉得两三千“太虚”,于是就私自改为500余人,并将获手提电脑和电动自行车的人数改为100余人。

  大约是5月8日,在所有稿件打印好后,Z夫妇召集我们“统稿”。

  其间J读了“科技与交流”中新增加的内容。该文的大意是:某年某月某日,一个全球某某大会在香港召开,美、英、法等多个国家的医疗研究机构参加,某国元首发来贺信贺电,我国中央政府高度重视,香港特区领导人和与会代表合影留念。最后,某某药被评为全球某某大奖,并被会议确定为治疗某某病的首选用药。

  这篇稿子之前我和几个同事都看过,我们当时都认为内容吹得太玄乎。没想到,对于这样一篇破绽百出的文章,Z夫妇却流露出了赞许的表情。我想,这也许就是Z经常提到的“大气”和“气势”吧。

  次日下午,Z拿着一份材料找到我的另一位同事。原来这是某个产品的“患者来信”的稿子,内容为“一位老将军在一次聚会上和战友们相互谈了治癌的经历”。Z提了两点意见:一是提高级别,要把聚会中的所有人都写成将军;二是要把我们的药所能治的9种癌症分别跟他们对上号。

  5月13日,Z夫妇再次召集开会,就原“宣传册”中的图片修改征求意见。最后决定:一、将“借用”来充当制药厂的照片进行修改,抹去隐约可见的原单位名称,并去掉办公楼前的椰子树(因为北方没有这种树);二、在香港召开的“全球某某大会”和“经销商表彰会”要配“会议现场”照片……

  我问:“要配的照片在哪儿?”

  Z答:“印刷厂图库里有的是,随便挑!”

  5月15日,我和其他3人又赶到省会的某印刷厂,开始了几天紧张的工作。

  后期找图片时,我的确犯了难:一些无关紧要的插图,很容易在图库里配到,但那几张所谓的会议照片,如何“无中生有”呢?

  一天,我忽然发现排版员的电脑桌上的一本杂志上有一张会议照,当即提议她扫描进去。她轻声地说:“那样不好吧,会引起侵权纠纷的。”她又问:“你们自己的照片呢?”

  我一怔,遂搪塞道:“来得匆忙,忘带了。”

  那一刻,我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心很虚,脸发烧。

  当时,我心情很不好,就走到休息室抽烟。不一会,一位同事跑进来告诉我,说找到了一张好像是SARS期间国家领导人到医院或科研单位视察的照片,并已换下了另一位领导人的照片。我当即表示:其他照片不再找了,所有缺图的地方都用文字填满。

  到5月20日上午,我们已完成了全书最后的微调和校对,就等下午Z来签字付印。

  下午,Z夫妇赶到了印刷厂。两人翻了一遍稿样后当即表示了强烈不满,J连呼:“力度不够!缺乏力度!”

  他们最不满的,当然就是没有按照原来的要求上图片。我如实解释:图库和资料里都没有,从其他杂志上找到一张,人家还不让用。Z生气地回应:“你就不能动动脑子?”

  Z随即亲自去找图。大约1小时后,他不知从哪儿借了十多本杂志回来,并亲自选了照片让我安排扫描后往书里加。

  忙完印刷的事很是疲劳,J给我们放了两天的假。

  趁这个机会,我去看望了生病多年的父母。听我说了应聘后的情况,一辈子谨小慎微、胆小怕事的母亲担心地劝我:“别在那儿上班了。”

  假期结束后,因为参加长沙“药交会”还要带一部分有产品宣传的报纸,Z就从本市某日报社聘请了一位记者与我和另外一位同事合作。我们连续赶制了4张报纸后,这位女记者用夸奖的口气对我说:“你们的稿子写得太好、太感人了!像我这没病的人,看了都有点想买你们的药。”

  如果说以前的经历曾使自己的内心感到不安的话,那么,这位记者的“夸奖”则使我的灵魂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一个有较强分辨能力的人,尚有如此想法,那么,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又当作何反应?

  我的确不敢再往下想更多……

  5月31日,我辞职而去。当时,我真有一种摆脱牢笼,逃出苦海的畅快之感!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