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城”还要睡多久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9日 07:50 中国质量报 | |||||||||
“睡城”是个舶来语。专指一些既缺乏就业和生活条件,又与市区距离较远的大型住宅区。这儿的居民每天上下班苦于跑路,只不过为了回家睡上一觉,故曰“睡城”。据说这种城市建设“病”,一些国家上世纪初便有所察觉。 没想到,只几年功夫,北京周边便矗立起几座著名的“睡城”———天通苑、回龙观还有望京,其中每座“城”中都窝着数十万居民。他们住在宽敞明亮的大房子里,却经常发
有人称“睡城”只适合两种人居住———退休族和家庭办公族。然而这两“族”人也不高兴,因为人毕竟是社会动物,少不了交际活动。比如老人探望亲戚,去医院瞧病,到单位报销,也要在路上跑多半天。而家庭办公者也并非一心与世隔绝,同样需要方便快捷的交通条件。于是,我听说不少“睡城”居民为了上班和上学方便,纷纷告别新居,搬回城里的老房子,或在城里再花钱租房。唉,这不是没事儿“得瑟”吗?据说,“睡城”现象在其他城市也有,多集中于一些大型城市。明明知道是个报废模式,却拿来便用,而且一用规模就这么大,只能说明决策者缺乏远见卓识。而开发商只管盖楼卖房,赚钱要紧,至于必要的配套工程,那就不知拜托谁家了。目前,面对既成窘境,政府已经承诺改善。但面对现状,何其难也,恐怕只能做些“挠痒痒”式的补救。比方再拓宽两条车道,兴建几所医院和超市,扩展学校、幼儿园的规模。其实,做到这些不算太难,最难的还属从根本上改变交通状况。只须瞧瞧回龙观小区周围,新建工地方兴未艾,成片的高楼拔地而起,谁还能持乐观态度?试想,在这些即将入住的居民当中,许多人都拥有自家车,届时将出现怎样壮观的堵车场面,实在可想而知。 依着愚见,目前采取的补救措施,主要是两条。一是立即制止“睡城”的无限膨胀,因为“大有大的难处”;二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到“睡城”创业,使之努力向“卫星城”模式上靠。当然,这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做到的,任何错误的决策都要付出代价。和“睡城”相仿的教训,还有各地日益荒凉的经济开发区、开不起灯的“亮丽工程”以及晒麦子的所谓县级“中心广场”等等。所以,今后为了确保决策的准确无误,一定要事先倾听百姓的呼声,哪怕言辞激烈也不要怕。比方近日北京电价上涨以及颁布新交通管理法,都及时召开了听证会,就是一个很好的苗头。 显然,“睡城”不像“睡美人”那样讨人喜爱。“打造”和“开发”实在容易,但唤醒她却需要时间、投入巨资和决策者勇于承担错误的态度。但愿所有交了“学费”的人都能心领神会,谨慎从事,并从此拥有了对这类“睡城病”的免疫力。 作者:林 鸣 (来源:本站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