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高产品多猫腻长高美梦难成真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31日 17:22 新民晚报 | |||||||||
长春市何野等30多位消费者日前联名向广东消费者协会投诉:广东省某厂家生产的“某某宝”增高护膝存在疗效与承诺不符的问题,并且“事发”后,销售人员“逃之夭夭”。近年来,有关增高类保健品的投诉不断增多。 大肆进行广告宣传
大林(化名)曾任某品牌助长仪天津地区销售经理一职。他说:“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做保健品销售经理。在做助长仪期间,我每个月的底薪是5000元,另外每销售一台还有提成。” 他说:“这种产品走的是保健品的老路线,不外乎打着境外某大集团的旗号,大肆进行广告宣传,定期搞一些打折、送赠品之类的活动。同时,利用当地媒体大规模进行宣传,聘请深受其产品‘恩惠’的‘受益者’现身说法,以鲜活的例子打动潜在消费者。而实际上,这些受益者大多是厂家自己花钱请来的‘托儿’,目的是给厂家贴金,诱骗消费者购买。” 长春市民何野是增高产品受害者的代表。她介绍,自己是偶然在某电台节目中得知增高护膝产品的,当时有不少“听众”打进热线反映该产品“效果很好”,于是今年4月11日,她来到长春某某大厦A座1013室“某某宝”增高护膝经销处咨询。何野说:“现场的工作人员特别热情,他们将该产品的疗效说得天花乱坠。当时我将信将疑,销售人员又说,如果一年内没有效果,公司将免费更换,同时还可以不定期地免费测身高。最后我花了1190元买了7套,但使用3个月后,发现一点效果也没有……” 存在五个突出问题 长春市消费者协会的马祖国说,市场上的一些增高产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是在媒体上不遗余力地做虚假宣传,夸大这种产品的功效。 二是身材标准“虚高”。人的身高标准有一套科学的计算方法,一些自认为不高的人,实际上身材是在标准范围内的,而不少增高产品的生产厂家自定标准,正常身材标准被“虚高”了。 三是专利、批号“挂羊头卖狗肉”。有些增高产品打出了“国家专利”的旗号,其实所谓的“专利”只是外观专利设计上的专利所有权,与内在功能并没有必然联系。 四是“打游击”战略。几乎所有增高产品在宣传时都声称:增高效果因人而异,短则三五个月,长则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这实际上是商家为自己留有足够的缓冲时间,以便在聚敛大量钱财后迅速逃脱。 五是电视广告制作者在增高类产品的宣传中,将人物的影像通过电脑叠加在背景上,然后同时播放。这样,使用产品前的人物比例要略小于使用产品后的比例,让观众“亲眼”看到巨大的反差。 遗传骨龄关系最大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骨科教授徐莘香说,决定人体身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遗传因素,有身体锻炼和营养摄入方面的因素等等。从医学理论上讲,人体定型后,骨骺就封闭了,不可能再长高了。服用药物,只能起到补充营养和增强体质的作用,不可能达到长高的目的。他表示,目前市场上许多增高类产品都没有科学的依据,有关媒体不该随便推荐、介绍没经过科学观察和专家鉴定的产品。 吉林大学体育中心教授迟化介绍,人的身高与父母的遗传基因有很大关系,身体长高要靠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来完成。可以说,测定孩子的身高,不看父母不科学,不看孩子的骨龄也不科学。迟教授呼吁,国家应对有关生长发育类的宣传片加强管理,避免在社会上造成崇尚“高个子”的风气。 规范行业标准缺乏 吉林省卫生局卫生与法制监督处的闫闯表示,造成目前虚假增高产品充斥市场的局面,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规范的行业标准,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严格的产品准入制度,提高增高产品进入市场的门槛。 他说,有关法律明确规定,保健品不能宣传疗效。增高仪、增高鞋垫等产品要宣传自己具有增高功能,就必须像药品一样经过大量的临床试验和有关部门的科学鉴定,而且临床试验数据和案例不能用于广告宣传。 闫闯告诫消费者,在购买增高产品时要增强理性消费观念,警惕商业陷阱,以防大量增高产品钻法律的空子。 新华社记者 王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