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知名品牌遭遇乱搭顺风车之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31日 07:33 中国质量报

  企业出名、品牌值钱,本是企业经营者梦寐以求的好事。8月29日,北京纤丝鸟公司董事长李伟亲手创立的“纤丝鸟”品牌,被一家中央级评估机构评估其价值为5亿多元。但这位企业负责人的脸上却看不出多少喜色。

  李伟告诉记者,最近在某服务行业,出现了与“纤丝鸟”的文字及图案一模一样的品牌,纤丝鸟公司已经开始着手调查,从已搜集到的证据显示,确有个别企业在非服装服饰行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玉兰油欧莱雅6折起
雅典猜猜猜千元悬赏 大奖新浪iGame免费抽
业使用了与“纤丝鸟”文字和图案相同的企业标识,有关情况仍在调查之中。

  而在去年,格力电器负责人曾针对格力品牌到处“落地生根”的现象提出了措词强硬的批评,认为它严重影响了格力电器的企业形象。

  不止是这两家企业有这样的苦恼。采访过国内多家大企业的财经记者刘福兴介绍说,傍名牌在业界是个十分普遍的现象,也是一个令企业防不胜防的现象。据他介绍,国内稍微知名的企业,几乎无一例外地遭遇过品牌被“克隆”被“移植”的情况。而跟国际知名企业打交道较多的中国第一位汽车博士后乔梁也表示,就他所知,大部分的国际品牌在刚进入国内市场时,都有过被“搭车”的经历。

  纤丝鸟公司没有透露搭车企业的具体情况,理由是“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他们只能发布一纸声明,表示“目前在服务行业出现的以‘纤丝鸟’品牌名义进行的宣传与我们公司没有任何关系。”李伟不无遗憾地苦笑着说:“其他行业有人搭车我们的品牌,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这个品牌的肯定。”

  据悉,大部分选择“傍名牌”的企业,最初都是抱着“利己不损人”的心态,希望能利用该品牌已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搭顺风车,省去广告等品牌推广费用,直接收获好的效益。但事实上,在品牌被傍的企业眼里,这种行为虽然未对自己的企业经营、品牌形象产生恶劣的影响,但它跟“偷窃”自己的劳动成果没有两样,心里不免生火。

  也有“损人利己”“傍名牌”的情况。食品品牌被卫生巾企业、饲料企业或马桶企业所用,高档服装品牌被竞争对手注册为寿衣或手纸品牌……这种现象在业界时有所闻。这种“傍名牌”的行径,会严重损害品牌形象,进而危及企业的经营。据专家介绍,层出不穷的“名牌被傍”现象,属于企业“成长的烦恼”。有些企业在成立之初,只是注册了一类或相关几类的商标,这就使那些别有用心的企业有了可乘之机:一旦企业做大,品牌值钱了,马上就会有人在该企业没有注册过的其他商标类别里搭顺风车。“名牌被傍”现象日益严重,各知名企业应及早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作者:新华社记者 段世文

  (来源:本站原创)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