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你愿种我愿买 你安全我得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6日 07:38 中国质量报

  今年以来,在山东、江苏等地农产品市场出现一个特别的现象:一方面,农户们争相种植无公害蔬菜、水果;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百姓宁愿多花些钱也要购买那些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农产品。

  记者从吉林、海南等省得到的消息则更令人欣喜,吉林省长春市已经实现了全部“秋菜”供应的无公害化,海南省海口市市场上出售的鸡蛋,至少有30%是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精彩手机赛事全攻略
雅典猜猜猜千元悬赏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证的。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和畜产品中“瘦肉精”污染严重的情况已经得到有效控制。2003年,农业部对全国37个城市蔬菜农药残留5次监测,全年总平均超标率比2001年的超标率低32个百分点;今年4月,农业部对我国直辖市、省会城市等37个城市蔬菜中13种农药残留进行了2004年第二次监测,按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农药残留合格率为96.4%;16个城市畜产品瘦肉精检出率为1.2%。

  这些与几年来我国在全国推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和建立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制度有着最直接的联系。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温饱问题,满足数量需求,忽视了对质量安全的管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产品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甚至发生了多起因滥用化肥、农药而导致食用者集体中毒的事件。

  据专家介绍,影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投入品的安全隐患,包括种植业产品生产中仍然在使用国家早已禁用的农药、滥用生长调节剂、不合理使用化肥,畜产品生产过程中滥用违禁药物,以及由于大量使用地膜、排放废水废气等原因导致的生产环境质量的下降等。日益严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还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为了从源头上解决这一系列问题,2001年4月,农业部启动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决定以实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为突破口,全面推进“计划”的发展,主要是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两个方面。

  据负责承担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的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技术负责人罗斌介绍,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则是一项带有公益性质的、由政府推动的事业,它是政府为保证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健康的一道基本安全线,满足的是大众消费,解决一个基本的急性中毒问题。

  2002年以来,农业部门先后同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等有关部门联合发布了《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程序》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品认证程序》程序文件,以及一系列操作性技术规范文件。截至目前,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制度构建和认证机构的建设工作基本完成。

  目前,推进工作正在迅速展开。据了解,到今年,我国被列入全国统一认证产品目录的产品已有338种,基本涵盖了百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农产品。到今年7月底,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已经颁发了近万个全国统一认证证书,产品数量约占总量的3%左右,认定的种植业产地占种植业总量的4.8%,已经有700多家企业订购了超过7000万枚认证标志,预计今年将超过1亿枚。

  在消费安全得到更多保障的同时,广大农户也成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受益者。据介绍,大连等地实行了市场准入制度,获得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可以免检进入市场;江苏金坛市金城镇的农民在各大农贸市场打出了放心菜招牌,他们种植的无公害蔬菜和养殖的水产品,价格比其他地方高出30%~50%,经济效益高出15%左右。据估计,去年该镇水产养殖户靠无公害品牌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单产增至500元,蔬菜种植户的效益更高,单产可达800元~1000元。

  作者:本报记者 丁 莹

  (来源:本站原创)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