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牌评价频遭“李鬼”骚扰 企业需擦亮眼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0日 09:31 人民网-市场报 | |||||||||
郑建玲/文 日前,华北制药厂一负责人打电话到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管理处:“你们不是一再向企业强调名牌评价是不收费的嘛,怎么现在又要收费了呢?”原来,这位负责人刚刚接到一个自称是“中国名牌与市场战略促进委员会”工作人员的电话,这个人在电话中说,他是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的一名工作人员,“中国名牌与市场战略促进委员会”正在全国范围内
乱评比肆意妄为 据质量司管理处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特别是2004年中国名牌产品评价工作自4月启动以来,该处每天都要接到全国各地企业若干个有关名牌评价是否收费的询问电话,与之而来的还有企业传来的各种机构向他们发来的以收费为最终目的而进入的各类评比文件。 那么,是谁在做这样的“评比”工作呢? 在管理处向笔者提供的几十份企业传真件中,评比内容五花八门,如“中国名牌与市场战略促进委员会”开展“中国著名畅销品牌”评选活动,“中国质量监督检验协会、中国名牌与市场战略推进委员会”组织“中国市场产品质量过硬、消费者公认十佳知名品牌”,“中国市场名优产品调查中心”开展“中国名优品牌”等。在这些文件上,主办方在阐述举办这种评比活动意义的同时,均承诺在10—15个工作日内给入选企业颁发相关荣誉证书和奖牌,但入选企业需交纳几千元至上万元不等的公告宣传费用则被放在了最显眼处。 随后,笔者就这些机构的合法性,通过电话采访了民政部社团司,得到的答复是:这些机构无一在民政部登记批准,为非法机构。 擦亮眼揭穿骗局 近年来,随着名牌产品对越来越多消费者购物时所起作用的日益明显以及企业对这种荣誉称号需求增加,各种各样的乱评比活动在社会上就不断出现。由于尝到了乱评比带来的经济利益,这些从事行骗的单位和个人,胆子越来越大,在蒙骗手段和方法上也越来越高明。 以今年一些从事乱评比机构为例,他们呈现出了几个明显的特点: 首先,打着“中国”字头,并用听起来与国家质检总局有关业务相关的行业协会名称,如“中国质量监督检验协会”、“中国产品质量管理中心”、“中国名牌商品协会”等,向企业公开发文,以增加活动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其次,用与“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相近的名称,如“中国名牌与市场战略促进委员会”并简称“中国名牌战略促进委员会”的形式,开展活动,让企业和消费者产生两者是同一机构的错觉; 第三,公然打着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工作人员或所属机构的名义,让企业直接产生信任感; 第四,在向企业发放的各种文件中,往往不留具体地址,把在邮局中申请的通信信箱、某公司的开户行及电话和传真等提供给企业,有的机构甚至向企业提供不同的地址、开户行和联系人,以在有风吹草动时,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对此,质量司管理处负责人强调指出,尽管这些乱评比机构手段“高明”,但对于企业来说,只要了解国家在名牌产品评价方面的政策,就应该明白任何名牌称号、荣誉都不是花钱可以买来的,而必须通过企业对质量工作真抓实干,在市场上赢得消费者认可才可以获得。 (本文由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专供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