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岂能为“问题食品”开绿灯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9日 07:19 中国质量报 | |||||||||
一些大卖场、大超市只顾自身商业利益大降进货门槛,成为“问题食品”藏匿和扩散之处。 7月2日,记者接厦门一消费投诉,诉称其在厦门市“好又多”分店(富山诚达购物广场)购买了散装虾仁,回家煮了一部分食用后,一直吐泻不止,在自行服药后不见好转后前往医院就诊,院方诊断为: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该消费者疑为食用虾仁所致,因为她在
在销售现场,只见散装干货销售区凌乱的堆放着不同品种的干货,所售虾仁呈鲜红色,闻之则有一股比较强烈的刺鼻味。记者立即联系该店店长,店长助理称店长在开会。于是记者只好拨打了“好又多”上海总店的热线。可是热线一直未拨通。次日,记者终于拨通了该公司投诉热线,接线员告诉记者总店不负责此事,要记者打厦门“富山”店。几日后,记者终于与超市刘店长取得联系,刘店长表示超市将严查这批虾仁,并表示将提供供货厂家的卫生许可证,虾仁检测报告等。 7月17日,记者收到“好又多”提供的虾仁供货厂家的卫生许可证、检测报告等传真件。令人蹊跷的是,该检测报告是7月16日由供货商———福建省仙游县日茂南北货有限公司主动送检的检测报告,距记者联系“好又多”已事过多日。按规定,超市在选择生产厂家时必须严格筛选,所有产品在生产前都必须通过专业机构的严格检测,同时还必须对货架上的商品随时进行抽检。那“好又多”为何提供给记者的是7月16日的检测报告,而非7月2日之前的进货检测报告及这期间随机抽检的检测报告? 专家指出,构筑食品安全体系,超市不能缺席,作为供需枢纽更应主动配合相关部门,严把进货门槛,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学习,及时把握食品安全动态,确保消费安全。 作者:本报记者 江 东 江 岱 (来源:本站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