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棉花业吃“螃蟹”的先行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7日 07:21 中国质量报

  一纸条码,让棉包从此有了身份证,它记录了棉包生产、质量、收购、销售、库存等准确信息;

  一台HVI(大容量快速检验仪)检测仪器,结束了中国检验棉花质量靠目测手扯时代;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斗三国与众将一拚高下
雅典猜猜猜千元悬赏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227公斤的棉包,使中国棉花物流进入了国际现代化行列……

  9月1日起,将有10家棉花加工企业、8家棉花公证检验机构正式进入中国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试点阶段,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先驱者。

  7月23日,记者来到河南,采访了部分试点企业和检验机构,现场感受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带来的清新之风。紧盯回潮率

  虽然新棉花收购旺季还未到,可是河南省夏邑华鹏棉业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内已经是机声轰鸣。

  在车间的一个小凳上摆放着两小堆籽棉,顺手一摸:一干?一湿?该公司董事长宋惠鹏告诉记者,这堆湿的是加工前的棉花,干的是经过几秒钟的烘干后的棉花。他说,棉花回潮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棉花的质量,过湿会使棉花发霉。过去我们收购上来的棉花只是简单地晾晾晒晒就打包,不太注重回潮率,基本在12%左右,所以,售出的产品经常会因发霉变质产生质量纠纷,有的甚至还要给人家经济赔偿。小包变大包

  随着机器的轰鸣声,记者来到打包车间,车间里只有两三个人在巡视设备。一台两层楼高的巨大打包机在工作,机器顶上一根垂立的大铁棒不断地锤压着传送到大铁箱内已经加工好的棉花,设备监控室内一名操作员在严密地监视着显示屏上出现的一条条数据。

  几十分钟后,显示屏上“重量”一栏出现了“227kg”,此刻车间内响起一阵清脆的铃声。只见大铁箱慢慢被打开,一个巨大的方方正正的棉包缓缓地被传送到套包平台。平台上,操作人员迅速地从棉包中抓出一把棉花,一分为二分成两份。这时8根铅丝自动将棉包捆好,机器手自动地将棉包传送到早已放在传送带上的一个1400×530×700mm大小的塑料袋中,整个过程只有三四分钟。

  为什么要227公斤?为什么要1400×530×700mm?操作人员看出记者的好奇,解释说,这是国际通行包重。我国现行棉包包型是85公斤,适合人工搬运。棉包实现机械化装卸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227公斤重量、1400×530×700mm的体积是现在国际上通行的标准棉包包型,它与汽车集装箱箱型和火车车型相适应。现在我国高速公路网已初具规模,推广集装箱运输,实现棉包机械化装卸,已成为企业发展现代物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迫切需求。

  曾有人测算过,从小包改成大包后,每年加工生产棉包将由现在的6000万个,减为2000万个,因此而节约的包装费、人工费、运输费十分可观,其中仅材料费就可节省10亿元。包包都检验

  操作人员说,刚才从棉包中抓出的那把棉花叫做扦样。这份扦样将被一分为二,一份贴在棉包上,企业存样;另一份送到纤检机构通过检验仪器进行质量检验的检验样。这份样品代表了这包棉包的质量状况。

  宋惠鹏告诉记者,过去我们靠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用眼观手摸来判断棉花质量,全凭经验感觉,误差大。改革后机械化程度高了,科学性强了,棉花加工的质量全可以通过科学的仪器,及时地确定,非常的科学。另外过去是检验机构抽查,现在是逐包取样、包包检验,这样才能保证公证检验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公信度。检验仪器化

  改革中人们提到最多的就是“HVI”。它完成了目测手扯向仪器化检测的转变,完成了6小时向1分钟的飞跃。

  在高丘市纤检所,记者见到了这台神奇的红灰两色的仪器。操作人员从企业送来的样品袋里取出部分棉花,放进检测口中,不到1分钟的时间,回潮率、杂质面积、反射率等16个指标就从微机中打印出来。纤检所副所长李福平说,过去检测这16项指标需要半天的功夫,现在只用1分钟。

  他说,按照改革的要求,我们投资360万元新建了这个实验室,新实验室分为几个功能不同的检测室,企业送来的样品首先进入周转间,在模拟昼光下进行人工检验,在这里分出好中差3级,并输入微机。然后样品进入平衡间,棉样进行回潮率平衡,24小时以后,再转入HVI检测室。在实验室微机间的电脑里,时刻记录着所有棉样的档案,大小指标54个。李福平说,这台计算机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它既要接受人工仪器传来的数据,同时也起着传输作用,可以及时将棉样的数据传送到中纤局的中央数据库中,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一码贯全程

  从籽棉收购到打包,整个过程中的主要数据都收录在微机中,并形成条码,集中在一张小小的纸条中。当棉包打好后,打码机会自动打印出4张条形码,放置在棉样和棉包上。

  这张条码贯穿整个棉花收购、加工、出售全过程。棉包出厂时,条码中已记录了棉包的企业名称、产地、生产日期、净重、回潮率等基本信息。扦样进入纤检机构后将对每包棉花统一编码,经过检验后条码继续增加反映棉包质量状况的几十条信息,然后与公证检验后的棉花质量结果一同自动录入全国棉花质量信息管理系统,成为每包棉花的身份证,便于购销双方查询,有利于国家有关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棉花数量和质量数据。仓储高要求

  检验后的棉花保存十分重要,它将被送交到指定的专业监管仓库储存保管。棉花出售后,在指定专业监管仓库交货。

  棉花在指定仓库保管的作用:一是确保检验后的棉包不会出现假冒、调换等行为;二是便于银行对作为贷款抵押物的棉花实施监管;三是仓库可以根据买方的需求,对所储棉花分选组批;四是有利于发展网上交易,降低物流成本。

  指定的监管仓库应该主要具备以下条件:仓储能力不低于1万吨;注册资本金不低于200万元;有较好的储运条件和完备的硬件设施;有较强的大型棉包中转、进出库装卸能力;能与交易市场实现数据实时交换;监管仓库有义务对储存在库的公检棉花资源信息保密等。

  在棉花入库、出库和保管中,信息全部实行电子管理,监管仓库的湿度、温度都有严格的规定,进库棉花在库中实行分类码放、严格保管。

  美国棉花改革的经验

  历史上各国都经历了棉包由人工搬运到机械化装卸、质量由感官检验到仪器检验的变革。

  美国在上世纪30年代开始为农民提供棉花普遍性公证检验服务,那时有棉花加工厂2万多家。上世纪70年代以前也是采用小包型棉包,依靠目测手扯的感官检验方法。上世纪70年代,美国把棉包由小包型改为大包型,那时的棉花加工厂已减少到3500家。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将棉花检验由感官检验改为仪器检验,促进了棉花加工的规模化经营,到上世纪90年代,棉花加工企业已减少到1500家,而现在是900家。

  我国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3棉花年度结束前做好各项改革试点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2004棉花年度开始组织新体制运行试点(2004年9月~2005年8月)。各有关部门对改革试点进行全程跟踪,及时总结经验,完善改革方案。

  第三阶段:2005棉花年度起逐步推行新体制(2005年9月~2010年8月)。主要是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研制开发出异性纤维定量识别装置等。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国务院推行棉花质量检验新体制的决定,全面组织实施,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有计划地过渡到棉花质量检验新体制。在推行新体制的过程中,为避免出现质量控制真空,现行公证检验体制应保持一定的连续性,新标准、新包型、新体制逐步取代老标准、老包型、老体制。专家观点体制改革挑战中国棉花业

  寇杰(美国国际棉花协会东南亚及中国地区总监):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棉花消费国和进口国,与国际棉花市场的融合不断加深,中国棉花市场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正不断提高,因此中国棉业与国际接轨十分重要。此次中国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要比几年前的纺织行业改革难度大得多。无论从标准还是设备都会作相应改变,这次改革对中国棉花行业是一次挑战,它适应了棉花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要求。我相信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国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一定会成功。经过改革,棉花加工企业将实现规范经营,棉花加工市场秩序将得到规范。

  但是也应该看到改革的难度。首先是棉花的标准、定级、检验等方面改革。美国产棉主要集中分布在十几个地区,因此我们确立了11个棉花定级检验站,这些检验站都是经历了数十年努力建成的。中国棉花种植面广,道路等基础建设较差,检验站可能会多一些。由于气候不同,各地的棉花品质有差异,因此在棉花标准制定及定级、检验上难度会很大。

  美国也曾经历过棉包由人工搬运到机械化装卸、质量由感官检验到仪器检验的变革,这个过程经历了十几年的演变,现在全部实现了包包检验,美国农业部每年要检验1800万包。检测仪器全部是高速的自动监测仪,检验方法、核定级方式都采用世界最先进的方法。中国也在设备上加大了投入,很多仪器都是从美国等先进国家引进的,这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政府改革的决心和希望。待到5年后中国改革成功了,到那时中美两国在棉花贸易方面将会更加易于沟通。棉花检验从经验到仪器

  马道林(河南省纤维检验局副局长):

  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使检验机构实现了从手工检测到快速仪器化检验。它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由公检机构在棉花加工环节采用快速检验仪器化包包检验,可以普及公证检验,提高检验水平,强化质量责任,节约社会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我国棉花和棉花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

  河南省既是中国的产棉大省,也是用棉大省。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给河南省棉花产业发展带来了极好机遇。河南省现有棉花加工企业1130家,加工能力严重过剩,出现争抢资源现象,严重影响了棉花质量的提高。按照改革要求,河南省具备改革条件的棉花加工企业为900家,其余的五分之一企业或兼并重组重新做大,或在竞争中被淘汰。再加之公证检验科学性的不断提高,会使河南棉花质量有明显提高。

  但是也要看到改革的艰巨性,看到检验人员及设备状况与改革要求相差甚远的现实。目前河南省有17个检验机构,230名检验人员,改革后人员将增加到1000多人、10个实验室、30台设备,人员培训、实验室改造、设备购买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一两年内努力解决,任务无疑是艰巨的。

  作者:本报记者 王 辉

  (来源:本站原创)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