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工业缺失影响“中国制造”后劲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6日 09:35 中国质量报 |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分析认为,国际产业大转移,为我国制造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我国装备工业的缺失,却使这一机遇充满了挑战。 装备工业是产业化的脊梁,没有装备支撑的制造业从根本上讲是另外一种无根工业。很难想像我国能在没有良好专业装备技术基础上“买”来专业化和现代化。装备工业的缺失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深感忧虑。
据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进口机械产品达到975.6亿美元,其中光纤制造设备和60万千瓦发电控制设备几乎百分之百要依赖进口,石油化工的80%和轿车的70%依赖进口。新一轮大规模投资是装备工业升级的机会,谁来装备我国,既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充满了机会。面对巨大的需求,我国企业为什么不能设计出新装备,更多地分享国内市场呢? 陈清泰在日前福建举行的制造业论坛上认为,这其中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许多国家过去在一些重大项目的订货上往往不给我国企业机会,使我国很多企业不能入围。这些国家应该给我国企业更多施展的机会。 其次,一些装备制造企业不珍惜难得的机会,往往由于并非不可超越的技术原因使用户失望,将自己前进的道路阻断。这些企业应在技术上迎头赶上,引进技术后加强消化吸收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第三,一些用户企业缺乏必要的耐心,在使用国产装备缺乏必要的政府支持的情况下,他们宁愿把大量的定单送到国外。事实上,旺盛的市场需求对装备制造业是天赐良机,有大量的需求理应造就强大的企业。陈清泰认为,装备业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应努力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专业设备制造商。新一轮的投资热应该促进技术更新、装备换代、产业结构的升级、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工业现代化。在发展装备业中,应通过制定严格的标准和行业规范,使新一轮投资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产能力。 作者:沈汝发 (来源:本站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