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你不是一把“尺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30日 08:38 中国质量报

  指手划脚,说三道四似乎是人的本性。现实中,无论您盖一座房,娶一门亲,生不生小孩,换一种工作乃至家中添不添某种日用品,都可引发周围的议论,并收到一大堆免费指教。请注意;这些“丈量”您行为的“尺子”往往相当苛刻,甚至是百分之百的指责。总之,无论怎样做,当事人都会处于挨批的境地。应当说,在这方面不少中国人的参与意识特强。

  一些人尤其喜爱“尺子”的角色。他们最擅长以训人、熏陶和塑造别人为己任,用自
蔡依琳演唱会票价1元? 法拉利版奥林巴斯现身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家观点去校正别人的生活。比如一位身残志坚的作家写文章,经常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鄙视,把游戏、闲聊、听流行歌曲等消遣贬得一塌糊涂。有人问:那什么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他深沉地答道,坐在家中,埋头读书。我无法想像,当真如其所言,让所有迪厅关门,酒吧歇业,就连公园和商场也缩减营业时间。人人都像作家先生一样,日夜捧着本深奥的书苦读———唉,没盐的生活多么乏味啊,恐怕最后大家连笑都不会了,这种观点至少有了霸王条款的味道。

  有的父母也有这新的习惯。只是为了自己未完成的宏愿,便去充当应试教育的“帮凶”,强迫小孩子无休止地为学校和补习班“打工”。其实,这种教育方式最终只能培育出两类“人才”———奴才和叛逆者。由于强加于人的传统深入人心,有时,长大了的儿女还会用同一把“尺子”反过来“加害”于父辈。我听说过一个真实故事。一位留美学生事业有成,为了报恩,不顾乡下老父亲的意愿,强把他接到美国同住。结果老人到了那里,跟关禁闭差不多。话听不懂,门不敢出,整天抑郁寡欢的,一遍遍地要求回国。儿子不允,因为害怕乡亲们说他不孝顺。最后老人害了一场重病,死在他乡。不知这位留学生如今是否明白:他是用孝顺这把“尺子”害了父亲。

  社会上为何存在着这么多尺寸不一的“尺子”?剖析起来,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藏着一个自我中心的“法官”。该“法官”的判案标准很简单,就是以个人的意志、好恶为基准,轻易地断定或校正别人的行为。最可笑的,有时这样做只是为了图个嘴巴痛快,并不愿承担任何责任。所以,针对人性的这一弱点,有一种人文关怀显得迫切而需要———哪怕再亲近的关系,也要保持适当距离;尽量减少不公平的“指正”或“爱护”式的攻击。民谚说:“听人劝,吃饱饭。”这句话是想说明“尺子”的重要性。但当面对“众说纷纭”时,一个人最容易失去基本的行为标准。生活中常可见到:七姑姑满意的事,可能犯了八姨的忌讳;赵领导大加赞赏的项目,秦干部或许压根儿就反对。每当这种时刻,你不妨把它当成一场“考试”。在这些乱糟糟的“测量”面前,不能只满足做个优秀的倾听者,更重要的是,保护好自己那份可能固执到了偏执的进取心,以及宝贵的独立思考能力。从历史和现实看,凡多少干成一些事的人,在旁观者眼中,都具备着“一根筋”式的固执性格。比方我的一位老友,当初下海创业时,居然选中了搬家的力气活儿。这么多年,周围的伙伴一会儿房地产、IT,一会儿医药、汽贸的蹦来蹦去。最终,发财者寥寥,最“笨”的这位居然成了气候。如今在我住的城市里,到处跑着他公司的搬家货车。还有一点需要说明,我并非主张取消所有的“尺子”,尤其是人间的一些大“尺子”———包括法律、道德、信仰、民族尊严和基本素质等“统一衡器”,对它们,我们只有心怀敬畏,绝不可逾越和忽视。

  朋友,当别人遇事向你讨教时,你可以提出建议。但请记住,你不是也不应当是一把强加于人的“尺子”。你所拥有的人生经验和评判标准,有可能只适合你自己。可能有读者直言相告:哈哈,你的这番教训,恐怕也沾上了“尺子”的嫌疑了吧?说得对,我也不是真理的亲戚,所以赶紧声明:拉里拉杂地写了这么多字,仅供参考,仅供参考。

  作者:林 鸣

  (来源:本站原创)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