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切的庐山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30日 08:38 中国质量报 | |||||||||
中国的三纲五常,涉及山川河流,都要分出尊卑贵贱三六九等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且不说两者自相矛盾,单是自吹自擂的广告做派,就让人少了亲切感。鄱阳湖畔飞峙大江边的庐山,虽然名气源远流长,却既不位列三山五岳,也不跻身佛道名山,很有点不图虚名、更不惟我独尊的大家风度,让人未识其面目,先有了三分敬重。 有缘造访庐山,是今年二月,旅游淡季。虽说山花尚未烂漫,草木仅余冬青,但诸多
最亲切的,是庐山的博大宽厚。 翻开庐山旅游图,景点多达一百多处,每一处都拖着一串史实或故事。在泰山,在黄山,也曾见景点星罗棋布。但是,像庐山这样,山、洞、石、峰、谷、岭,寺、庐、园、林、路、径、花、草、木、竹,溪、泉、湖、瀑、云、雾、雨、雪皆成景致的,却是凤毛麟角。即便如此,它们也只是庐山景区有限的一部分。此前我曾从一篇文章中得知,庐山的范围,达300平方公里,待开发的区域,还大有天地。庐山的博大,恰如巨幅长卷。而历代与庐山联谊交好的名人,更如林如云。走在庐山的景点间,寻访历史人物踪迹,时不时就会冒出一大串重量级名字。庐山像一位广交朋友的豁达长者。点数山中庙宇经堂,又会发现,不但儒、道、释和睦相处,而且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也各有领地。更加尽人皆知的是,到了近现代,不仅外国人和国内官僚富商在山上成批地建起洋房别墅,而且国共两党及其领袖都曾在此搭建政治舞台。这时候,庐山又似一位具有海纳百川胸襟的政治家。九州之内,有如此宽厚的包容之心的山,还有第二座吗?庐山之博大,不是孤傲之大,而是包容之大! 同样亲切的,是庐山造福大众的博爱之情。 据传,庐山最早因一个叫匡续的人于山中结庐而得名。可想而知这是一座很讲究实用的山。以后历代名人,都以在此结庐为乐,或小住,或长居,庐山来者不拒。但更为宝贵的,是它在江南的炎炎夏日里,送出的一派沁凉,庐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十几度!那是闻名的避暑胜地。不要小看了这份情义,过去只有少数人能享受的这种优待,如今每年能赐予上百万人!那些在工厂、农田、操作间或办公室被暑热折磨得忍无可忍的人,买上一张船票或车票,直奔九江,然后上庐山,突然就走入了清凉世界,汗水干了,心情爽了,睡眠香了,食欲长了,南北西东地大饱眼福之后,心满意足地下得山去。这一番经历,有如长途跋涉中的一次补给。生活的年轮,又会加速运转下去。 作者:湖南 周运珠 (来源:本站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