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中国名牌评价频遭“李鬼”骚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22日 08:40 中国质量报

  进入4月以来,随着2004中国名牌产品评价工作在全国的启动,各种非法机构操作的名目繁多的以收费为目的的乱评价、评比活动也多了起来,他们假冒政府名义向企业发文,令企业苦不堪言。例如一个所谓“中国名牌与市场战略促进委员会”的非法组织假冒政府名义,对企业进行乱评比,并公然威胁企业,扰乱企业正常的经营。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郑重提醒广大企业,目前政府允许开展的名牌产品评价工作,只有“国家级的中国名牌产品”评价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名牌产品”评价,而且不向企业收取任何费用。中国名牌评价频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抢注旺铺得超值礼物 新浪招商引资征代理商
遭“李鬼”骚扰

  6月8日下午3时,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管理处的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着手头的工作,突然,一阵电话铃声在该处负责人的办公桌上响起,电话是华北制药厂一负责人打来的,他在电话那头焦急地问:“你们不是一再向企业强调名牌评价是不收费的嘛,怎么现在又要收费了呢?”原来,这位负责人刚刚接到一个自称是“中国名牌与市场战略促进委员会”工作人员的电话,该人在电话中说,他是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的一名工作人员,“中国名牌与市场战略促进委员会”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国著名畅销品的名牌”评选活动,入选企业需要交纳几千元至上万元不等的公告宣传费用。

  乱评比肆意妄为

  据质量司管理处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特别是2004年中国名牌产品评价工作自4月启动以来,该处每天都要接到全国各地企业若干个有关名牌评价是否收费的询问电话,与之而来的还有企业传来的各种机构向他们发来的以收费为最终目的而进行的各类评比文件。

  那么,是谁在做这样的“评比”工作呢?

  在管理处向记者提供的几十份企业传真件中,记者赫然看到了五花八门的评比内容,如:“中国名牌与市场战略促进委员会”开展“中国著名畅销品牌”评选活动,“中国质量监督检验协会、中国名牌与市场战略推进委员会”组织“中国市场产品质量过硬、消费者公认十佳知名品牌”,“中国产品质量管理中心”开展“中国质量服务信誉AAA级示范单位”暨“质量跟踪重点保护产品”展示工作,“中国市场名优产品调查中心”开展“中国名优品牌”集中公告活动以及“中国名牌商品协会、中国调查统计行业协会、中国产品安全评价监督中心”开展“2003年度中国主要城市消费品十佳品牌/第一品牌”活动等等。在这些文件上,主办方在阐述举办这种评比活动意义的同时,均承诺在10~15个工作日内给入选企业颁发相关荣誉证书和铜牌,但入选企业需交纳几千元至上万元不等的公告宣传费用则被放在了最显眼处。

  随后,记者就“中国名牌与市场战略推进委员会”、“中国质量监督检验协会”、“中国名牌商品协会”、“中国调查统计行业协会”等机构的合法性,通过电话采访了民政部社团司,得到的答复是:这些机构无一在民政部登记批准,为非法机构。

  管理处负责人气愤地对记者说,随着2004年中国名牌评价工作的不断深入,像上述这些非法机构的活动也频繁起来,他们通过打电话、发传真等形式,让企业参加各种各样的评比,并对企业正常的生产进行干扰。据介绍,一家正在积极申报2004年中国名牌产品企业负责人的手机电话,被“中国名牌与市场战略促进委员会”获知后,这位负责人的手机都被打爆了,令其苦不堪言;还有一家企业在不同意参加由“中国名牌与市场战略促进委员会”开展的评比活动的情况下,该协会竟然一厢情愿,强行把事先做好的铜牌发往企业,强迫企业交钱,并扬言说,如果不交钱,就搞垮企业。尤其恶劣的是,以“中国名牌与市场战略促进委员会”、“中国质量监督检验协会”、“中国产品质量管理中心”为首的机构,还公然打着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工作人员或质量司所属协会及中心的旗号,对企业进行公开蒙骗,使政府部门声誉和形象受到严重损害。擦亮眼揭穿骗局

  据悉,近几年来,随着名牌产品对越来越多消费者购物时所起作用的日益明显以及企业对这种荣誉称号需求增加,各种各样的乱评比活动在社会上就不断出现,有关部门对此一直进行着揭露、查处和打击,但至今未使其从社会上销声匿迹。相反,由于尝到了乱评比带来的经济利益,这些从事行骗的单位和个人,胆子越来越大,在蒙骗手段和方法上也越来越高明。

  以今年这些从事乱评比机构为例,他们呈现出了几个明显的特点:

  首先,打着“中国”字头,并用听起来与国家质检总局有关业务相关的行业协会名称,如“中国质量监督检验协会”、“中国产品质量管理中心”、“中国名牌商品协会”等,向企业公开发文,开展评比活动,以增加活动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其次,用与“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相近的名称,如“中国名牌与市场战略促进委员会”、并简称“中国名牌战略促进委员会”的形式,开展活动,让企业和消费者产生两者是同一机构的错觉;

  第三,公然打着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工作人员或所属机构的名义,让企业直接产生信任感;

  第四,在向企业发放的各种文件中,往往不留具体地址,把在邮局中申请的通信信箱、某公司的开户行及电话和传真等提供给企业,有的机构甚至向企业提供不同的地址、开户行和联系人,以便在有风吹草动时,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种做法在所谓“中国名牌与市场战略促进委员会”中表现得极为充分。

  据介绍,为了减轻企业负担,并向企业提供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近几年来国务院减负办、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等部门,对禁止各种形式的乱评比、乱收费等出台了多种规定,并进行了严厉查处。2001年,国家质检总局根据国务院赋予的行政职能,在全国启动了新一轮大力推进名牌战略实施计划。为保证这一战略的有效实施,国家质检总局与有关部门协商成立了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由其负责统一组织实施中国名牌产品评价工作,以此培育企业的名牌意识,引导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在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提高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为规范名牌产品评价行为,国家质检总局在2001年底出台的《中国名牌产品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政府允许的名牌产品评价只有国家级的中国名牌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名牌,除此之外,任何部门不得搞任何其他形式和级别的评价。国家级和省级名牌产品的评价工作须在名牌战略推进机构的统一组织下,按统一的要求和规定,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并规范操作,要坚决制止层层评、到处评的做法。《办法》还强调,开展名牌产品评价工作,坚持的是“三不”原则,即不向企业收费,不增加企业负担和不搞终身制。同时,国家质检总局还先后向全国质检系统发出了《关于严禁借名牌产品之名乱收费的通知》、《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坚决制止对企业乱评比、乱收费的通报》等,并强调指出,对从事非法评比和广告宣传活动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当事人和主办单位领导的责任;触犯刑律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与此同时,企业在接到形形色色的评比文件、特别是以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工作人员或所属机构名义发来的评比文件时,应首先向当地质检部门反映,或通过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质检部门把关确认,以定真假。

  为了揭露“中国名牌与市场战略促进委员会”骗人的伎俩,记者分别以一家河北企业和浙江企业正在京出差,欲到该委员会去提交参加“中国著名畅销品牌”评选活动企业资料为由,打了这家机构留的不同电话,结果,一位男士在接了记者的电话后,告知该活动已在十几天前截止了,而一位女士在接了记者同样的电话后,肯定地说该活动还在进行中,并对记者所提企业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询问,但无论如何都不肯告诉其办公地址。

  对此,质量司管理处负责人强调指出,尽管这些乱评比机构手段“高明”,但对于企业来说,只要了解国家在名牌产品评价方面的政策,就应该明白任何名牌称号、荣誉都不是花钱可以买来的,而必须通过企业对质量工作真抓实干,在市场上赢得消费者认可才可以获得。

  作者:本报记者 郑建玲

  (来源:本站原创)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英语四级考题泄露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第三轮六方会谈
我国部分省市供电告急
伊征兵中心遭袭击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
2004世界难民日
2004欧锦赛 2004温网
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