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救救孩子 > 正文
 
食品召回 叫座不叫好 “劣质婴儿奶粉”事件启示录(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10日 15:19 中华工商时报

  本报记者 傅春荣

  近日,8部委联合印发文件,决定食品召回制度开始在全国范围试行两年。召回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明确提出食品召回在我国尚属首次。对于此次呼声很高的“食品召回制度”,很多人都表示欢迎,但是对于其实施进程和效果却持怀疑态度。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激情新势力性感新锐动

  很多评论人士认为,我国食品召回制度难叫好的原因,一是食品生产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像很多鲜活水产品、农产品根本就没有生产厂家标识,而且食品有其特殊性,很多情况下无法做到证据保全。例如此次安徽阜阳“劣质奶粉竟连生产厂家都难以确认,召回自然无法操作。

  另外,执法人员的冷漠、执法力度的低下也是食品召回制度的很大阻碍。日前,欧盟通过一项决议,停止销售小果冻,仅仅因为孩子们在食用小果冻时“可能”会卡在嗓子眼而导致窒息,这意味着主要由东亚国家生产的小果冻将在欧盟“绝迹”;同样是小果冻,去年美国一名孩子噎死,台湾地区一厂家被判赔偿5000万美元,该品牌果冻也全部召回。再看看中国,此次安徽阜阳“劣质奶粉”让十几个婴儿丧命案件全国关注,而面对记者的采访要求,相关执法部门一致拒绝。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总理的批示,这些案件将会是怎样一种处理结果。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冯力耕副教授告诉记者,食品召回对于消费者而言肯定是十分必要的。在国外,食品召回也相当普遍,我们的食品召回制度要想达到预期效果,就应该多向国外学习。

  据了解,美国的食品召回有三级:第一级是最严重的,消费者食用了这类产品将肯定危害身体健康甚至导致死亡;第二级是危害较轻的,消费者食用后可能不利于身体健康;第三级是一般不会有危害的,消费者食用后不会引起任何不利于健康的后果,比如贴错产品标签,产品标识有错误或未能充分反映产品内容等。

  冯力耕认为,对比分析美国的食品召回制度,就可以发现我国食品召回制度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首先,食品召回制度必须在政府职能部门的主导下实施。从表面上看,美国食品召回是企业的自愿行为,实质是在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下实施的强制行为。负责监管食品召回的是农业部食品安全检疫局(FSIS)、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食品召回的范围、告知大众的内容,最终都是按照FSIS或FDA要求进行。而我们此次8部委联合提出食品召回,到底出了事情后由哪一个来主导实施召回行动?这一点如果不明确,恐怕最后的结果又是互相推诿,不了了之。

  其次,食品召回制度必须以相关法律为基础。美国食品召回是依据《联邦肉产品检验法》、《禽产品检验法》、《食品、药品及化妆品法》以及《消费者产品安全法》等法律进行的。而我国这方面相关法律的欠缺,肯定会让很多食品召回行为无法可依。

  第三,食品召回制度是政府对市场经济的管理而不是代替企业决策。在美国,政府不对投入市场前的产品进行鉴定,政府仅进行形式认证,标准由企业自己提出,进行规范,产品投入市场之后抽查产品一致性。一旦出现问题,发生隐患,责任完全由企业自己承担,政府有权要求企业进行回收。

  而在我国,企业生产和销售都要经过目录管理程序。产品在投入市场前政府进行鉴定,满足标准才准许投产。由政府对社会承担责任,保证投入生产的产品是满足使用要求的,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某些企业在报批的时候夹紧尾巴,之后就放松了要求。这种现行卫生管理制度大大提高了召回制度的难度。

  第四,食品召回制度必须有政府的高效率和完善检测制度。美国对于食品是否存在缺陷、缺陷等级如何认定等等,都要求FSIS或FDA迅速作出完善的监测、提交评估报告。而2002年惠氏召回的“问题奶粉”中检测出的坂歧肠杆菌,最早是美国FDA检测出来的,而其尚未被列入我国国家标准奶制品的检测范围。

  第五,严厉的惩罚措施。美国的食品企业在召回过程中,如果不配合FSIS或FDA的工作而导致严重后果的,那么不但企业会被曝光,面对的还有巨额的罚款,碰到严重的事件,企业负责人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可是在我国,执法不严、力度不够而让许多不法厂商大行其道的事情屡见不鲜。

  不光是消费者,很多食品企业对于召回制度也忧心忡忡,在肯定必要性的同时希望不要操之过急。中国肉类协会作为此次食品召回制度的试点单位之一,对试点制度的顺利推行也不乐观,其负责人表示,两年的试点期后,召回制度能否在食品行业推行开来,还很难说。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