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薪休假推广有难度 旅游企业商机不放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21日 09:44 中华工商时报 | |||||||||
本报记者 李锐 眼下正在紧张工作的人们都希望在即将来临的“五一”黄金周尽情放松一下,但想到到处人头攒动的情景,未免让人头痛。 此前,已经有一些专家建议取消“黄金周”的做法。政协委员厉有为在去年两会上
目前,持这种看法的人普遍建议用带薪休假来代替“黄金周”,即企业人员和国家公职人员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一年内带薪休息一个假期,长短可根据工龄等条件做出不同规定。同时,将“五一”、“十一”、法定假日改回原来的一天,把春节假期改回原来三天,这样,就把过于集中的“黄金周”分割开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取消“黄金周”、推行带薪休假的做法还不太实际,更多的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实际上,这两种做法也并不互相矛盾。 “黄金周”不宜取消 记者从一些企业口中听到的说法多是认为“黄金周”会继续坚持下去。一名旅行社市场推广部负责人表示,采取黄金周是国家的规定,企业不会对此说什么。赛特购物中心公关部经理鲍简则告诉记者,取消黄金周是不可能的,今后的假期只会越来越多,这对商家促销也是有利的。赛特针对的是相对固定的群体,回头客比较多,虽然不像一些商场在黄金周期间销售额能翻番,但理想的状况下也能比平时提高百分之二、三十。 而目前一些旅行社仅“五一”黄金周的业务量占全年的比例高达30%- 40%,这也是去年“五一”黄金周因非典被叫停后,旅行社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 以往的黄金周热潮过后,旅游景点和相关服务业往往会遭遇“寒潮”,生意马上冷清下来,造成黄金周集中消费后几个月消费的低迷。这也是一些专家反对“黄金周”的原因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德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不认为中国最重要的假日制度必须是黄金周,但在目前来说,这还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因为黄金周带来的一些弊病来否定它,是不正确的。 他认为,黄金周后低迷的状态是存在的,但那是因为商家促销乏力。这时的供大于求并不等于销售不出去,就看商家自己采取什么样的促销措施了。假如商家指望消费者不在黄金周消费来弥补购买不足,可能平时某个淡季的销售会好一些,但黄金周的收入也就没有了。 据了解,目前黄金周过后的中老年人旅游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潮,因为这些人群不愿意也没有必要和年轻人去挤黄金周,但这时又是很适合出游的季节,精明的商家就会想办法吸引这部分游客。 刘德谦说,在没有双休日的时候,我们的旅游业就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如果没有黄金周,中长距离的旅游也不会得到现在这样的发展,在五月和十月掀起旅游的高潮。经过几年的磨合,市场的供应者已经采取各种措施适应黄金周,如果突然取消黄金周,这种大的改变将会使企业付出更大的代价,因为他们做的各种准备都会落空。 刘德谦认为,集中消费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消费方式,总体来说,每年的黄金周出游人数、旅游综合收入、游客旅游满意度都在不断提高。经过几年黄金周不断磨合,旅游者对旅游地和旅游产品的选择变得比较成熟;大多数企业和旅游地政府部门对游客的增多和不足制定了一些相应的措施。 带薪休假并不现实 记者了解到,“黄金周”和“带薪休假”两者并不矛盾,推行带薪假期并不意味着取消黄金周。前者指的是法定节假日放假,后者指的是劳动者可以根据劳动的长短享受到休息的时间,具体由用人单位来规定。这是两个休息权。 “黄金周”是把前后两个休息日和节假日三天连接起来,而带薪休假则意味着假期的时间更长了。目前带薪休假的作法在国外比较通行,但是刘德谦指出,这在目前更多的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在全国普遍推行的时机并不成熟。 他说,目前我国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还比较低,假如要在全国毫无例外地推行带新假期,很多中小企业就会承受不了劳动成本增加的劳动负担,假如每个职工要增加一些假期,劳动时间减少意味着企业需要更多的职工才能生产同样的产品。劳动成本普遍增加后,企业不堪重负,物价上涨严重,而劳动者的工资不可能增加,这也是中低收入劳动者所不能承受的。 在一些中小城镇甚至发达城市的小企业,企业为了维持生存或者获得更高的利润,《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者每天八小时工作制和每周休息两天都没有得到贯彻。刘德谦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再让他们实行带薪假期,就太理想化了。 我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目前,一些机关的公职人员或者生产效率高的企业,也在实行这一制度。但是一方面由于带薪休假还缺少相应的实施办法,多数职工都没有享受这一待遇。 刘德谦认为,今后这种制度会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和省区逐渐推行,但不适合作为全国范围内强制性的法律,在所有用人单位中实施。在全国推广,可能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近三五年内不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