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部分健身俱乐部沦为敛财工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16日 09:05 新闻晨报

  拥有近十年健身行业从业经验的刘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透露了不少利用健身业敛财的内幕。

  据他介绍,目前健身市场的利润空间还是非常大的。所以,各种规模的健身俱乐部层出不穷。由于采用的消费方式是先付款后消费的预付款消费方式,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为个别别有用心者开了方便之门。找50万元资金,注册公司,租场地,雇佣教练,添置器材,随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即就可制造出一家健身俱乐部。健身业普遍采用的年卡形式可为公司积累一笔相当可观的资金,一旦累积成功,就是别有用心者携款走人的时候。有些健身俱乐部的老板不只从事一个行业,几个行业的来回翻转,让遭到巨大损失的消费者根本无从追讨自己的合法赔偿。健身俱乐部预付款消费方式成了他们最好的敛财工具。

  当然也有一些健身俱乐部是由于在自身的市场定位上出现了决策性失误,或者是对市场考虑不够,出现经济亏空。为挽回损失,个别公司会通过招募会员的方式将损失分嫁到消费者身上。一旦企业支撑不了了,公司就倒闭。从债权人先后受偿顺序上说,承担巨大损失的消费者又是最后范围内的债务清偿者,即使消费者向法院提起诉讼,结果往往是赢了官司赔了钱。

  刘先生表示,让健身业界最厌恶的则是些“皮包”公司,他们打着健身的旗号骗取钱财,搅乱了整个行业的经营秩序,会为追求最短时间的利益最大化,美其名曰开展优惠打出极低的入会价格吸引消费者入会,实际上却以场地装潢暂缓营业来拖延时间。等到无法隐瞒之时,也即人去楼空,预付款也打了水漂。采访末,刘先生建议,有关部门是时候成立与健身业相关的行业协会了,严格控制健身俱乐部门的加入资质。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