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开发商希望打造“高尚社区”的初衷本无可厚非,但光靠“文凭”是否就能决定一个社区“高尚”与否,恐怕还有待商榷
前不久,自偶然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北京郊区某楼盘的销售现场大打“学历购房”牌:专科学历优惠1%,本科学历优惠2%,硕士学历优惠3%。据说开发商此举是为了吸纳更多高学历人士入住。按照该楼盘一位售楼小姐的说法就是“小区住户学历的高低是
与整个小区居住环境息息相关的,学历高的人多了,整个小区的档次也就会上去。目前在已卖出的房子中,房主有学历的大约占到了一半。”而这一“文凭成了优惠证”的促销手段旋即引发市民争议,甚至有人称此举是“歧视低学历者”。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暂且不去讨论“文凭成了优惠证”的促销手段是否有“歧视低学历者”之嫌,因为要说歧视,曾经实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北京市对外地人购房征收的附加费才是真正的歧视。按理说开发商希望打造“高尚社区”的初衷本无可厚非,但光靠“文凭”是否就能决定一个社区“高尚”与否,恐怕还有待商榷。由此我不禁想到了绝大多数公司简介中必有的一段内容:“本公司员工大专学历者占百分之多少,本科学历者占百分之多少,硕士以上学历者占百分之多少……”以此来证明公司的实力。依此类推,那个“以文凭论优惠”的楼盘以后如果也想编个社区简介的话,看来一定也会加上类似的内容:“本社区业主大专学历者占百分之多少,本科学历者占百分之多少,硕士以上学历者占百分之多少……”否则又怎能证明该社区的“高尚”程度呢。
不过,要与那些希望以“高价社区”打造“高尚社区”的楼盘相比,这个以“文凭社区”打造“高尚社区”的楼盘还算进步多了,至少有文凭的人还是要比有钱的人多的多。想当年,“豪宅运动”轰轰烈烈的时候,若想住进所谓的“高尚社区”,没有千万身价,恐怕连想都不敢想。
“高尚社区”不等于“富人区”,也不等于“高学历区”。那些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穷乡僻壤,在某些方面也许比“高尚社区”还要“高尚”。中国的房地产业发展到今天,真正的“高尚社区”实在是少之又少,因为太多的楼盘只有物质上的“高尚”,而没有文化上的“高尚”。所谓的“文化地产”,给人的感觉更多的是在做秀,好象这样一做,就可以让钢筋水泥灌满“墨水”,进而“高尚”起来。即便是中国房地产界最讲文化的万科地产所开发的楼盘,充其量也只是个“小资情调”而已。
一代可以出个富翁,两代可以出个绅士,三代可以出个贵族。“高尚社区”的形成绝非朝夕之功,要有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奉劝那些想打造“高尚社区”的开发商们,至少先得让自己“高尚”起来,有没有偷工减料,有没有虚算面积,有没有殴打业主……否则,“高尚社区”充其量也只能是“有中国特色”的“高尚社区”。
文/小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