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卫国
上海一名普遍的消费者朱燕翎女士为了讨说法,不远万里自费飞抵瑞士名城苏黎世造访全球知名食品企业雀巢公司总部,要求对中国市场上销售的雀巢产品含有转基因却不加标识作出解释。可雀巢的答复却令人大失所望,他们认为在欧洲销售的产品不含转基因成分,是由于消费者不愿吃转基因食品,而中国消费者并不排斥转基因食品。不对转基因成分进行
标识,乃是因为雀巢产品的原料不在中国所公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目录管理范围之内。(见12月19日《中国青年报》2版)
朱燕翎女士之所以萌生去瑞士讨说法的念头,完全取决于一名消费者敏感而又高度的维权意识。她曾经在瑞士留学,参观过雀巢总部,留下了深刻印象。3年多来她一直买雀巢婴儿食品喂养儿子,今年初她从互联网上获知国内销售的雀巢产品含有转基因成分,并自费去权威部门检测,果真如此。雀巢曾经在欧洲作出承诺,不在食品中使用转基因原料,少量产品含有转基因会明确标识,以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朱女士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她一纸诉讼将上海雀巢有限公司及销售该产品的某超市告上法庭,提出“退一赔一”,并要求雀巢公司摒弃双重标准,承诺在中国销售的产品不使用转基因原料,如果使用必须按国际标准明确标识,便于消费者识别和慎重选择。消费者因转基因不作标识与生产商、销售商对簿公堂,她在中国还是第一人。(见12月16日《中国青年报》2版)
朱女士强烈而又坚毅的维权精神令我佩服。她敢于并善于用法律武器与一个享誉全球的名牌企业较真,向不规范、不负责任的销售行为“开战”,并飞往瑞士雀巢总部递交公开信,表达中国消费者的维权声音,非常难能可贵。此举虽属个人自发行为,其意义却大大胜出了个人之范围,不仅仅是在争取和维护一个消费者权益,也是在维护中国消费者的群体利益。犹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管你是否喜欢,近年来转基因食品已经悄无声息地渗透和出现在广大公众的生活之中。据报道,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使用和消费转基因食品最多的国家。不仅国内企业在食品生产中大量使用转基因农产品,而且进口的转基因洋食品也纷至沓来,登陆中国市场。转基因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时下形成这么一种巨大的反差,一方面转基因食品已经成为百姓生活的“常态”,另一方面整个社会对转基因的感知意识非常淡薄。绝大多数生产企业在产品说明书中都无标识,去年7月北京市对市场上销售的29类转基因食品进行拉网检查,竟无一件标明身份,类似问题在全国非常普遍。而广大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性能、营养成分、对健康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更是知之甚少,不知道如何选择,可以说是“糊里糊涂”地吃。当然,转基因食品对健康有无危害性目前尚无准确定论,但对转基因进行标识则是国际惯例。从这个角度思考问题,朱女士之举对于唤醒社会和公众对转基因的关注,重视并切实维护属于自己的知情权,无疑意义重大。
应该说朱女士的要求并不高,更谈不上过分,然而雀巢总部的解释则叫人不可思议,难于接受,可以说是不负责任的答复。凭什么说中国消费者不排斥转基因食品?有什么根据?雀巢在欧洲和中国执行不同的标准,同样是消费者为什么厚此薄彼,不一视同仁?雀巢虽没在中国作出承诺,但使用转基因原料必须标识乃国际准则,没有标识就被视作非转基因食品,雀巢的行为是否涉嫌欺诈?2001年元月,中国等113个国家在加拿大共同签署《生物安全议定书》,明确规定消费者拥有对转基因产品的知情权,转基因产品在越境转移时应当明确标识。国际消费者联合会也提出,各国政府应要求食品生产商对转基因食品作明确标识。可见,对转基因产品进行标识是一种国际责任和义务,雀巢隐瞒转基因成分明显构成了对中国消费者知情权的侵害,如果不是有意欺诈,起码也算对中国消费者的歧视。
雀巢纠纷也反映了我们对转基因食品管理上的漏洞,尤其是立法滞后、比较粗糙、不够细致、存在“真空”、有隙可钻,亟待改进和加强。目前朱女士起诉雀巢一案正在诉讼之中,尚未开庭,这场官司结局如何人们拭目以待。我想无论胜诉与否,对于增强中国老百姓对转基因的重视意识、维权意识都是有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