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报解读上海豪宅热:国际化进程之必然现象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7月21日 14:01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网7月21日电 随着上海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当地居民的消费能力也已大幅度提升,再加上外国人以及高收入外省市人员的激增,促使上海当地开发商,掀起兴建“豪宅”的热潮,而“豪宅”的主角便是别墅。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载文对沪上“豪宅”热潮予以关注。 文章指出,上海在国际化过程中,必须不间断吸引境外资金和人员,营造适合他们的 文章分析指,沪上豪宅的买家市场,支撑力量来自几个方面。一是上海人均本地生产总值和可支配收入迅速增加;一是35万名在沪的台湾人;另外就是外省市,尤其是浙江的企业,纷纷来上海第二次创业,以及纷至沓来的外国人。上海大学的一名社会学者称,截至2002年底,共有126个国家的1万9500名外国人,在上海从商或工作,这些人90%是大学以上的高收入人士,上海还有3万多家外商投资企业,以及近万家外国商务机构,给豪宅市场铺垫雄厚的购买力。 是不是价格越贵,就越能称得上“豪宅”,怎样的楼房,才有资格被冠上这两个字呢?沪上一名摄影家的看法是:豪宅本身是艺术品,仅仅用钱是堆砌不出,它的风格有明显的继承性,是保守,反时髦的,它是一种生活方式,不一定适合每个有钱的人。这名摄影家还说了句颇堪玩味的“心里话”。他说:“不必讳言,豪宅的设计师和施工监理,一定要老外,尤其是那些为欧美富豪量身定做豪宅的老设计师。” 文章也注意到,上海市政府近来已反复强调开发中低价位的楼房,以便解决市民“住”的问题。(李永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