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要求其供应商在2004年后全面停止滥用抗生素引发连锁反应
肉类抗生素残留浮出水面
仿佛是达成了某种默契,大家都不愿意多谈肉禽抗生素残留的问题。
至少,在记者采访的有关人员中,好几位都对此话题显得相当谨慎。
然而,全球最大肉禽采购商美国麦当劳公司的一则声明,还是让这一问题浮出了水面。
《纽约时报》日前以《麦当劳要求它的肉类供应商减少使用抗生素》为题报道,麦当劳公司发表声明,要求它在全球的肉类供应商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声明希望供应商们逐步停止使用那些促进动物生长的抗生素,并明显减少使用其它一些典型用于保护动物免于疾病的抗生素。这则声明提到,动物的生长证据表明,使用抗生素在动物及细菌中产生了抗生素残留,从而对人体造成疾病。
麦当劳一石击起千层浪
记者就此事联系麦当劳中国公司,对方以书面形式告知,他们已“实时得悉有关政策”,并透露了麦当劳公司对于牲畜(禽类)使用抗生素问题的全球性“抗生素在食用动物上使用指导”的计划。
麦当劳中国公司称:今年6月中旬公布的该计划要求,麦当劳全球肉类供货商停止使用仅为加速牲畜生长的生长促进抗生素。这类抗生素只可适用于医治用途,疗程完毕后必须停止使用,以确保肉里不含残余药品。
麦当劳中国公司还表示,他们已要求全球“直接供货商”(指专为麦当劳提供肉类货源,并可决定在饲养牲畜时使用抗生素的供货商)在2004年前分阶段实行这一规定,并在2004年之后根据麦当劳“抗生素使用指导原则”,全面停止对牲畜使用以单纯促进生长为目的的抗生素。对于“间接供货商”,则“鼓励他们采取有关措施”。广州麦当劳也会根据时间表实行有关政策。
家禽生产普遍使用抗生素
业内人士认为,麦当劳作为全球最大的餐饮连锁企业以及最大的肉类采购商之一,它的这项决定将有助于改变动物的饲养方法,其它一些餐饮连锁企业和食品企业肯定会步麦当劳后尘,要求他们的肉类供应商停止使用抗生素。
无论怎样,逐步减少以至停止使用抗生素以保证农产品安全,必将成为家禽生产的一个必要的准则。
另据麦当劳提供的数据,它在中国市场的食品货源已有90%以上在中国本地生产供应。
这些消息意味着,在日益强调食品安全的大潮流下,广东家禽企业将不得不面对抗生素残留这一个严酷的问题。
麦当劳称,其供货商不但在中国投资开设工厂,而且通过与中国地方工厂的合作,在品质控制方面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记者曾就抗生素残留问题询问省内一家大型养鸡企业,对方表示,他们已注意到这个问题,并正在进行肉鸡安全生产的试点工作。
据记者向有关部门了解,目前广东肉鸡生产普遍使用了抗生素。
广东家禽业会否被抛弃?
华南农业大学一位教授认为,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说,考虑到药性、药物残留和人体耐药菌株的产生等原因,在家禽生产中,药物治疗只是下策,科研人员更提倡免除疫病的其它三种使用非抗生素的法宝:饲养环境消毒隔离、加强管理、对动物免疫接种以提高抵抗力。
然而,由于肉鸡饲养周期短,密度大,发病率高,集约化的饲养还使疫病交叉感染机会增加,多数饲养场在饲养过程中不得不大量使用抗生素。
除了治疗兽病以外,养殖者一般还会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这位教授告诉记者,动物饲料添加剂分为两种:一种是营养性的,如多种维生素及微量矿物元素、氨基酸等,这是动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另一种是非营养性的,如防病用的药物(多数是抗生素),以及为改善肉鸡商品性而添加的添加剂,如用于将肉鸡“养”得比较黄的着色剂,还有就是抗氧化、防霉用的抗氧化剂、防霉剂等,这些不会给肉鸡产品带来任何营养价值。
由于抗生素使用过滥,动物体内抗生素残留量增加,并通过食物链最终汇集于人体,导致人体产生大量耐药菌株,使人体失去对某些疾病的抵抗力,或因大量蓄积而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
普遍使用抗生素的广东家禽业会否被麦当劳抛弃?市民们又需要多长时间才不用讨论肉产品的抗生素残留?这些看起来,都是已经浮出水面的问题。
监管是在“凭良心做事”
华农大的这位教授指出,化解抗生素残留对人体可能产生的危害,最重要的一项程序就是保证动物的停药期。也就是说,在动物上市之前,必须有相当一段时间停止使用任何抗生素,给动物足够的时间通过新陈代谢尽量将体内的药物残留排出体外。
按照目前香港特区政府对输港家禽的“7+19”规定,即在家禽生产过程中,7种添加剂(包括瘦肉精,雌、雄性激素等)绝对禁止使用,19种抗生素在上市前一个月停止使用,停药期最好在一个月左右。
而要保证停药期,比较理想的对策是推广集约化大规模生产,通过生产程序来进行控制。千家万户的分散式经营很难控制品质,尤其是个别养殖户为了保住患病的家禽,并不会顾虑在上市前使用抗生素。
因为,目前国内农产品市场准入仍然相当松散,一般的农户将家禽销售到市场的肉档,可以不必经过任何中间检验程序。
据农业厅市场处介绍,目前省内的18个农业部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立了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站,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然而,这几个检测站,相对于全省约9亿只(去年出栏统计数字)出栏肉鸡来说,还是显得力不从心。
省农业厅畜牧办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在家禽药物残留等方面出口标准远高于国内市场销售标准,且国内的农产品终端市场的监管仍“处在初级阶段”。
这位负责人承认,“鸡特别是活体销售的鸡进入市场比较松散,比较难监管”,尤其是农业部门只负责监管市场,无权监管流通,加之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法规对终端监管作出规定,使农业部门的监管更显得有心无力。他甚至感慨,现在的监管工作是在“凭良心做事”。
据记者了解,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特别是有害物质残留方面的法制管理起步较晚,管理体制不健全,多头(农业、工商、质检、卫生等部门)管理,职权不清,法律规定不完备。
这位负责人的看法是,应当在供货商和终端零售市场之间设立中间批发市场,通过监管中间批发市场控制农产品的销售,达到校正生产的目的。如此,则比较容易将大企业和小农户都监管起来。
本报记者 王晖辉 谢思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