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弼唐乡:迄今发现的广东第一例的医学调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5月18日 15:55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郑小伶王长春陈钢 佛山报道 宁静弼唐乡 从繁华的佛山城中驱车不到十分钟,一拐弯,就会寻到弼唐小学。从小学校往前走几分钟,一个细致、精巧的珠三角乡村扑过来了。 5月10日,记者一行三人来到广东佛山市禅城区张槎镇弼唐乡,还来不及细看家族祠堂前那对明朝流传下来的楹联,便受到治安队严厉而不失礼节的盘查。 常住人口1800多人、高峰期流动人口超过4000人——像弼唐这样的乡,佛山市张槎镇有十六个。弼唐乡不显山不露水,经济效益也属中等。如果不是因为去年11月一位姓庞的普通乡干部得了一场“感冒发烧”,很难想象这里会成为全球媒体追踪的焦点。 这位庞先生(化名)的发病确切时间是2002年月11月16日晚,第一次住院时间是11月20日,转院时间是11月25日,病愈出院是1月8日。当时医生诊断是“发烧原因不明”。庞先生的妻子后来说,直到3月中旬,庞先生前往医院复诊时,医生方告诉他是“非典型肺炎”。已被媒体广泛披露过的广东河源市紫金县人一位黄姓先生,其发病时间为2002年12月10日,送治时间是12月15日;此外,广东中山市一位姓练的先生发病时间是2002年12月26日下午,入院时间是1月2日。 从时间排期看,庞先生应是目前能找到的广东省内最早一例“SARS患者”。另一个依据是,2003年1月2日,广东省卫生厅组织的专家组到河源第一人民医院为两位重症肺部患者会诊时,一位专家提出,河源病例与一个月之前佛山发现的“特殊肺炎病例”的症状极其相似。这位专家就是参与过广东早期三起SARS病例会诊的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教授邓子德。 到过弼唐乡的还有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美国CDC)的调查员,他们对这个村的调查结论暂时没有披露;广东省CDC和省医院、市医院对这个村的卫生状况也做过彻查,“均表示没有找到感染SARS的源头”。 据曾经专程赴佛山为庞先生作过会诊的邓子德医生介绍,他在上周五(4月9日)与庞先生见过一次面,以类似医务回访的形式,“他的身体状况一切正常,接下来他会配合市里、省里做一些身体指标测试。对不同时期的血清化验,庞先生还是很配合的”。 邓子德说,庞先生可算是一个“奇迹”。他经过44天的抢救和治疗、从一场不明原因的肺炎重症中活过来了,受他感染的其他四位亲人也全部康复;为他治疗的镇医院、市医院的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在庞先生的长期居住地弼唐乡,也无一感染病例。 “外界对庞先生已经造成精神上的包围,”邓子德说,“这对一个康复者不利。” 石湾医院与感染擦肩而过 弼唐乡的上级管辖地原是佛山市石湾区,庞先生病发初期照例被送到离家最近的石湾区人民医院。 本报记者先后到石湾医院的发烧急诊、住院部内一科、内二科了解庞先生的收治情况。正在值班的一位内科主治医生说,庞45岁,一向身体健康、很少病痛。据病人陈述,在11月16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头痛和周身不适,起初以为是普通感冒,自己服了一些感冒药,未见效果,体温上升为39度并持续不退。 11月20日,庞先生在家人陪同下到石湾医院。由本院呼吸科、消化科、神经科专家会诊之后,医院将他当作伤寒病和由消化道感染引起的恙虫病疑似患者来治,给他服用了一些常规的感冒药和抗生素,但三四天过后,病人的肺炎表现加重,有明显罗音,气促,拍胸片发现阴影扩大。 此时,庞先生的家人天天到医院探访他,暂未出现不适症状。而石湾医院住院部的医护人员,却浑然不觉。 “当时几乎没有一人戴口罩。”曾护理过庞先生的一位主管护师说,庞住8号床,“幸好这一层的病房南北通透”,按常规每天每隔一小时要喷一次过氧乙酸,“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据邓子德分析,庞本人在发病前的二三个星期内没有到过外地;据庞本人回忆在发病前一天曾吃过名为“龙虎凤”(即蛇猫鸡)的广东“大菜”,“但距发病时间太短,而且其他一起吃的人没有发病”,邓子德认为,仅凭这一点还不足以证实病源。 SARS的病源暂时成了谜团。钟南山院士曾分析,感染SARS的内地病人有96%并无明确的接触史。只有香港、新加坡等地可以找到传染链,而中国内地大多数的病人是“莫名其妙得这个病的”,患者之间并无密切接触,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广东与北京两个地区。 有弼唐乡村民告诉记者,以前村里有两家餐馆,会做“龙虎凤”之类的野味,如果要吃更稀奇的东西,则要跑远一点(指佛山城区以外)。非典爆发之后,“龙虎凤”自动绝迹了,“但过一段时间会不会再冒出来,就很难说了”。 幸而,弼唐乡至今未再发生一起SARS病例。 佛山神术 11月25日,持续数天发烧达39.7度的庞先生,被紧急转院送到了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下称“佛山一医”)。三天之后,转入深切治疗部(ICU),即刻上呼吸机。随后,一直近距离照顾他的四位亲友相继出现类似症状,庞的舅妈在医院陪护过他,症状最为严重,也很快转入深切治疗部。12月11日,佛山一医邀请广州专家前来会诊。一本公开出版的《非典治疗手册》透露,12月中旬,中山三院的专家到佛山一医会诊时,与当地医生详细解读了厚厚的病历(足有一两寸高),当时一看就是两个多小时。 邓子德向记者介绍,由于佛山一医的一位科长曾到过中山三院进修,与邓相熟,所以请邓专程去佛山一医会诊。当时庞与他的舅妈都上了呼吸机,病情危殆。会诊后邓子德发现“有几样东西很奇怪”:这个病人的家属有几个先后发病,传染性罕见;佛山一医已经用了进口抗生素,如泰能、先锋类头孢三代等,没有明显效果;病人的白细胞没有明显增高,可见不是典型细菌感染引起的。基于这些诊断,专家小组建议用抗病毒药利巴韦林,加上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方案,其中糖皮质激素的剂量超过平时用量,一天用到5~10克。这个方案与2月份以后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沈祖尧教授采用的方案不谋而合。1月8日,庞治愈出院,前后历时44天,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后来的纪录称:“这是佛山市首例非典型肺炎患者,由他传染的家人先后收住在本院治疗,后均治愈出院。到目前为止,本院收治的非典型肺炎患者大部分已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 邓子德说,庞的好转不是单靠哪一种药,主要是综合性治疗措施,一次会诊结果“不能形成因果推断”。 佛山一医的另一个成功之处是采取了严厉防范措施,医护人员感染率为零。 在佛山一医流传着一个“非典故事”:2月18日深夜,被确诊为美国第一例“非典”病症的一位70多岁美籍华人的私人医生,得知中国佛山市已经成功治愈了几例“非典”患者,打来求救电话。 当时值班的感染科副主任医师钟锐兴将“非典”临床症状和“非典”患者隔离治疗方案,通过电子邮件传到了美国。据反馈回来的消息,那位70多岁的老太太住院后的第三天采用了这些治疗方法,病情逐渐减轻。 广东CDC追源 庞先生是否构成医学意义上的“SARS病例”?石湾医院医务处一位姓黄的医生说,区医院做过细菌培养,但没有做病毒分离,因此,暂时不能明确病原体。 佛山一医的感染科副主任罗红涛对记者说,当时庞先生的咽拭子、粪便等样本送到了佛山市防疫站,确实没有做病毒分离。现在只能以康复病人的血清做化验,看是否出现抗体。 这种回顾性调查佛山市、广东省、美国CDC和WHO等卫生组织都在做。记者在广东CDC采访了流行病防治研究所所长彭国文,他介绍说,前阶段是“救火”,来不及清理传染史的链条。现在采用“免疫荧光法”和“ELIS”检测血清抗体,如果在发病1周~2周之内,“急性期血清”效果最明显,抗体有可能呈现四倍增长;而对病发时间拖得过长的病例,弥补检测后很可能会得出“推测性判断”——结论是“可能感染过SARS”。但是,广东也出现过SARS病人在病愈后没有出现抗体的情况。 记者得到的一份“广东省非典病原流行病学研究流调实施方案”(讨论稿)显示,广东全省范围内的非典个案调查即将铺开,调查对象是所有病例,包括所有新发、现患、出院和死亡病例。病例选择按入院第1、3、5、7、12、17、22、30天、3个月、6个月、后一年的连续采集静脉血5ml送检。对于“毒王”等重点病例更要做对照研究。 庞先生所在的弼唐乡也将列入“病例对照研究”范围——来自于相同社区或单位、与病例同时期无SARS症状的人群都要做采样对照。 由广东省动物防疫监督总所、广东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解放军军需大学等单位参与对五大类、20多科动物的血清、咽拭子、肛拭和其他组织样品的检测也将全面铺开。对动物、人类可疑SARS冠状病毒的血清血学交叉试验也在准备之中。 广东CDC的微生物专家告诉记者,广东地区尤其是珠江三角洲,食用多种动物(包括野生动物、水生动物)和饲养宠物已成风气,将动物拟定为SARS溯源对象是必要的。 刚刚从SARS疫情逃出生天的庞先生,将要面对几级卫生组织一次次探访和烦琐的血清取样。他的妻子与本报记者通电话时说:“他(指庞先生)平时工作忙,性格又容易紧张。这次看病一共花了30多万。希望外界不要再烦我们了。” 庞先生有四个孩子,大孩子今年考大学,女儿要上高中,最小的儿子则要升五年级。面对这样一个家庭的请求,记者无言以对。 不过,还是应该感激庞先生和他的家人。庞先生表现出一种朴素的公民尽责意识,积极配合医疗机构的回访制度。 离开弼唐乡的时候,走出了治安队员的视线,记者涌出一个希望,有机会的话,静心欣赏这个千年古乡的历史陈迹,应该是很惬意的。 《经济药方》专题系《21世纪经济报道》与新浪财经联袂制作。本文为《21世纪经济报道》抗击SARS特刊(1-8版)系列文章之一,该特刊(完全版)为《21世纪经济报道》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21世纪经济报道》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欲转载本专题相关内容、或对本专题有任何建议,请来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151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