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汽车工业价值链的角度理解汽车金融信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4月04日 08:37 南方周末 | ||
为什么是“汽车金融机构”而不是“汽车金融产业”呢?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看似差之毫厘,将来可能谬以千里:汽车金融不是简单的消费信贷,不是简单的分期付款,而应该从整个汽车工业的价值链上来理解。否则,芝麻不可能开门 两个片段与多样心思 北京国贸中心是跨国公司扎堆的地方,耸立在西楼顶部的是福特汽车广告牌。对中国的消费者来说,这个广告牌的指向非常明确,就是福特汽车。 对福特中国来说,这个非常明确的指向恰恰不足为喜,反足为忧。因为他们所要———或者说是希望———兜售的,并不仅仅是汽车,甚至夸张一点说,从长远来看,兜售汽车只是一个次要目标,附着于汽车之上的金融服务才是主要目标。 坐在北京国贸中心3层里,福特汽车信贷公司首席代表詹国栋一呆就是3年,也琢磨了3年:“我希望人们以后看到福特,还能够想到融合了银行、保险、租赁的汽车金融服务,而不仅仅是把福特看成一家制造商。” 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消费者还是不由分说,坚定地认为福特汽车就是一个单纯的制造商。 发生在销售终端的场景,毫无疑问会强化这一印象。 让我们来看看广东,银行汽车贷款经办员———而不是汽车信贷公司———像蝴蝶一样穿梭在广东汽车市场,各自圈三四个车行为势力范围,以卖钱为生。 卖钱的流程如下:银行经办员与消费者、保险代理、经销商围桌而坐,审核消费者的身份证、户口、任职及月收入证明,然后填写贷款申请表、自然人情况调查表、保险单、借款合同等,交付首期后,由经销商出具预收贷款通知单,银行将余款付清,经销商上牌,消费者就可以提车了事。 这是一个令人满意的流转链条吗?答案是否定的,这是一个令各方利益主体痛苦的链条。 作为消费者,如果你想品尝何为挑剔的眼光,贷款买车肯定可以让你满足。 银行最喜欢的担保形式是有价证券———包括定期存款、国库券、企业债券(AAA等级)、出租客车有偿经营使用权证———质押担保,贷款额最高不超过质押物价值的90%。比如说,你用7成按揭购买包牌价为39万元的丰田佳美,至少得有25万元以上的有价证券。 最简便、也最常用的一种担保方式是履约保证保险。这种保险的风险在于,银行可能将损失转嫁到保险公司头上。作为回应之道,保险公司则以免责条款来规避,比如说,自然灾害以及被盗窃、被抢劫、被抢夺、诈骗等原因造成的毁损灭失,保险人免责,不负有赔偿之责。结果倒霉的是消费者。 即便如此,保险公司依然满腹怨言,他们抱怨道,“贷8万元分36期还清的履约保证保险费,也不过区区600多块钱,在这一块我们并不挣钱”。 如此一来,银行与保险公司不胜其险,不胜其险,必然不断垒高门槛来降低风险,垒高门槛,则消费者不胜其烦,消费者不胜其烦,要么干脆拒绝,要么另投门路。 看起来,另外的大门———以《汽车金融机构管理办法》为标志———已经洞开,银行垄断的日子基本终结,问题是,这扇大门果然像想象的那么宽广吗? 山洞前的阿里巴巴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再向前走一步,先回答为什么要打开这扇大门。 事实上,汽车业的异军突起是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这个事实扇了银行业一记响亮的耳光:在此之前,不要说搞什么汽车信贷,银行业甚至都不敢轻易与汽车制造商发生信贷关系。乃至民生银行广东分行痛心疾首,发誓今年努力与广州本田修好。 甚至汽车行业本身也发出了大跃进式的乐观估计。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算卦说,到2005年,中国有购车能力与购车愿望的家庭为4200万户,这个增长幅度是何等惊人,看看2002年的数字就可了然:700万户。 但是且慢,这个数字仅仅是有购车能力与购车愿望,而非现实购买,把购买欲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的助推剂,就是汽车金融信贷。 这个问题可以反过来看:如果不能把购买欲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又将如何呢?答案是灾难性的:汽车业的产能放空眼下已经高达30%,问题是我们还看不到未来产能的边界———汽车制造商依然拼命在扩大产能。 如果把汽车金融信贷仅仅视为销售推动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汽车金融信贷不单纯促进了汽车销售,它本身就是赢利手段,甚至是更重要的赢利手段。 比如说,通用汽车信贷公司在2002年第一季度获利润4.39亿美元,占公司同期利润总额的55.5%。这张成绩单表明,汽车产业的价值链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是汽车制造而是汽车金融服务成为最有价值的环节。 这个最有价值的环节恰恰是中国汽车业最薄弱的环节:在美国,信贷购车比例为75%,眼下中国不足10%。因其最薄弱,也就因此成为可能的最有价值,把可能的最有价值转化成真实的最有价值,就成为跨国公司梦寐以求的目标。 1996年,福特汽车与德国大众的信贷部门落户北京,1999年,美国通用随后跟进,他们就像那个阿里巴巴,等待着芝麻开门的那一刻,然后蜂拥而入。 在他们看来,那一刻应该是中国加入WTO的那一刻。 松动的大门开了一条缝 按照约定,从2001年12月11日起,市场主体就可以申请设立独资或合资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至于个人汽车信贷管理办法与公司管理办法,当时央行说,即将随后出台。 不料这个随后一后就是一年。其间曲折,令所有市场人士失语,不过失语的表现形式反而是过度喧哗。 最初,国外汽车厂商情绪乐观,因为根据入世协定,外资在中国开展汽车金融信贷服务,一没有任何时间的限制,二没有任何方式的限制,如果有障碍,这个障碍就是建立符合中国法律的相关金融机构。 在此之前,央行已经出台了一部《汽车消费信贷管理办法》,需要再出台的,应该是一部《汽车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前者针对消费者,后者针对谁有资格做以及如何做的问题。 显然,所谓谁有资格做是个伪问题,合格的市场主体都有资格,根本的问题就成了如何做。 毫无疑问,外资金融服务公司不进入则已,一旦进入就肯定要大有作为,外资如果大有作为,则意味着中资少有作为甚至难有作为,这一点,中资自然不乐意。 建设银行汽车信贷中心的一位官员承认,外资对中资的冲击到底有多大,很难量化,关键看《汽车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如果订得太紧,外资必然会拿WTO协定来反击;如果订得太宽,则中资吃不消,必然骂娘。 保护本土同类企业,可能只是央行考虑的次要目标。央行之所以从一派乐观变为日趋谨慎,更重要的理由有两个:第一,缺乏监管经验;第二,对未来金融格局的影响难以估量:通用汽车的汽车金融服务机构资产规模高达1700亿美元,超过中国任何股份制商业银行。 那么,哪些是需要保护的本土同类企业呢?一类是商业银行的汽车信贷部门,另一类是本土汽车制造商所属的财务公司。而这两家看起来都不那么令人放心。 一眼可见的理由是缺乏经验,甚至是没有经验。而外资不独经验丰富,简直就是动物凶猛。 把他们挡在门外的可行方案之一,在上海汽车工业集团看来,就是垒高门槛,垒高门槛的现成策略,就是设置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资本金。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开出的盘子是10亿元。 外资不缺经验,也不缺钱,但是如果他们盲目跟进,可能缺乏股东的支持。福特的詹国栋说,如果资本金过大,而未来市场的规模又不足以使其充分实现杠杆作用,一是违背公司的投资规矩,二是股东不满。 中资的这一招,精准老到,攻外资不可不防实际上也无可防之处,隐然略占上风。 本土汽车公司不仅要大斗外资,它还要与本土银行勾心斗角。而勾斗的关键,就是利率浮动问题。 众所周知,灵活的利率政策是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与银行斗法的利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与母公司以及经销商同气连枝,自然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常把汽车降价与放松贷款条件搀杂使用,甚至不惜以零利率推动,以求双赢。而银行一旦面临此类问题,打死它也不会零利率,只能以减少汽车贷款应对之。 这一点,外资与本土汽车公司利益需求一致,他们向央行建议道,不妨实施浮动利率100%的方案。结果银行界一片哗然,指责外资狼子野心,其意可诛。 银行自然也有反击之道,他们不动声色地建议说,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应以个人消费信贷为主,不应该对经销商搞批发性贷款———如果要也可以,干脆找我银行。 这一招看似平淡,其实是釜底抽薪。詹国栋说,“经销商是制造商保证流通效率的生命线,批发信贷在策略上极其重要”。 外资、中资与银行几个回合下来,终于在2002年10月8日,收获了一个人人不满、人人都只好接受的折中方案:《汽车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谁能侧身而入? 这个折中方案显然是多方博弈的产物。损失最惨重的,当属此前以各种名目从事金融信贷服务的中小经销商:注册资本额为5亿元,入围的基本是豪门望族,中小经销商被拒之门外。 就是这个5亿元,依然令外资耿耿于怀。詹国栋说,如此一来,有可能导致盈利可行性的降低。 甚至中资厂商也大发牢骚,上汽财务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认为,征求意见稿对金融公司资格要求太宽泛,只要有钱,阿猫阿狗都可以做。她坚持认为,应当恢复初稿中的要求:“申请者必须是国家授权的汽车制造厂商的关联企业”,一副吃独食的架势。 最惊人的观点出自北京汽车工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贾新光,此公目光如炬,一眼看穿意见稿的真实意图何在,而这个真实意图,在他看来简直是胡闹。 他质问道,为什么要说成是“汽车金融机构”而不是“汽车金融产业”呢? 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看似差之毫厘,将来可能谬以千里:汽车金融不是简单的消费信贷,不是简单的分期付款,而应该从整个汽车工业的价值链上来理解。 以福特为例,其金融公司一手托三家———制造环节、流通环节、消费环节———共同构成一条封闭循环的产业链条,确保了福特汽车的强势地位。 这个问题如此简单,如此明显,政策制定者自然心知肚明,既然心知肚明,又为何出此下策呢? 贾新光的回答是,政策制定者显然受制于银行利益。比如说,关于5亿元最低资本金问题,外国汽车公司跨越这个门槛轻而易举,而国内众多汽车财务公司———尤其是中小汽车公司———以及其他资本却被挡在门外。 外资跨过了注册资本的坎,但它跨不过资金来源的坎:这些资金来源仅限于同业拆借、银行贷款以及发行债券,一下子就把外资甩在身后。 不断排除之后,剩下的选手就是银行、中资大汽车公司有能力参与角逐,外资要参与角逐,看来还有合资一途。 抢跑者与跟进者 上海真是一个领风气之先的地方。2002年2月7日,在征求意见稿尚未出台之际,上海出现了一个名为汽车金融服务网络协会的民间组织。 这个民间组织向外界描画了一幅宏伟蓝图,事关汽车金融服务完整版本。牵头者是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参与者包括汽车经销商、银行、保险公司、车管部门、拍卖行、汽车租赁公司以及法院、公安局等80多个会员,涉及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各个环节。 值得注意也是值得嘉奖的是,该组织已经放弃了银行唱独角戏的打算,变之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松散组织。工行上海市分行消费信贷中心主任陈鸣忠说,“汽车金融服务不是——从来不是也不可能是——银行一家的事。” 这一模式隐然有福特一手托三家的味道,将汽车生产环节、流通环节、消费环节以金融纽带融为一体。不同的是,人家本身就是一家人,而上海模式连横的味道太足:而连横,就意味着随时会被人家或自己合纵。 对这一点,陈鸣忠心知肚明:“这种组织很有可能由于某种价值链的断裂而解体。”显然,眼下此举只能是不得已而为之。 与上海的区域一体化类似的,是光大银行的业务一体化模式。2002年9月,光大银行推出“全程通”汽车金融网,联合神龙汽车、一汽、东南汽车,上汽奇瑞等9家制造商合作,授信额度为30亿元。 “全程通”的出奇之处,是全程服务———包括上游制造、中游流通、下游消费3个环节,光大银行夸口说,这个定位清晰的“汽车信贷组合产品”足以领跑数年。 汽车制造商的财务公司与经销商眼下动静不大,上汽、东风、江铃、华晨汽车财务公司虽然崭露头角,但也仅仅露了头角而已。因为他们的头角受制于融资匮乏和网络匮乏,结果灰头土脸。 外资看起来日子也不好过,不错,他们拥有资金,拥有技术,拥有人才,但是他在中国没有网络,没有完整的产业链条:那条完整的产业链条盘踞于国内之外,徒唤奈何。 飘荡在中国的是他们那颗硕大的头颅,福特、大众、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分别飘荡了8年、7年、4年,现在,他们的惟一应对之策,是复制DNA,在中国重建一条相对完善的商业链条。 麦肯锡咨询公司的报告透露,福特正致力于与中国银行合作,而大众、通用则可能与当地银行建立战略性联盟。 与本土汽车制造商的合作也在悄然进行。继上汽财务公司与通用确立恋爱关系后,近期有消息传出,神龙汽车公司欲和欧洲第二大汽车企业PSA集团组建汽车金融公司。 与之交相呼应的是,通用、大众纷纷加强了销售网点、服务网点的布置,希望将来进口车与合资车网点“合二为一”。 上述细节表明,跨国巨头希望最终完成金融网与销售网的合并,其目的则如贾新光所言:“任何金融服务只有贴着销售系统才能实现。” 这场大戏才刚刚上演,可以预期的是此后必然是波澜壮阔,它将如何波澜壮阔呢?(记者王媛实习生陈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