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贸易商大发战争财 防毒面具畅销中东地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3月20日 07:22 环球时报 | ||
本报特约记者赵声 据台湾《时报周刊》报道,目前,伊拉克局势相当紧张,随时有爆发战争的危险,但台商却趁机大发战争财。只是销路最好的产品也许会跌破所有人的眼镜,原来竟是胶带。 台湾与中东地区的贸易额每年都超过10亿美元 胶带竟是战争必备品?答案其实很简单,根据台商在海湾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的经验,战争一开打,炮弹无情又不长眼睛,到处乱飞,可怜的老百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家园被毁。战争期间的物资又相当匮乏,怎么可能找工匠修补破烂的家具呢?只能用胶带随便“粘补”一下。另外,鉴于上一次战争,双方连化学武器都使出来了,老百姓买不起防毒面具,为求自保,也只能采取最简单的方法,用胶带把门窗四周的缝隙贴牢一点,不让毒气跑进去。 据台湾外贸协会驻中东地区办事处副主任张世朋说,汽车零件、通讯器材、手机配件、手提箱等,平时就是中东地区进口很多的物资。战争期间,更是带来无限商机。第一次海湾战争时,单单医疗用手套就需要装50个货柜,更不用说其他东西了。因此,许多台湾的贸易商也是趁机大赚一笔,包括防毒面具、皮带、军鞋、担架、水壶、军用收音机等用品,大部分都是从台湾输出的。 据统计,台湾与中东地区每年的贸易额都超过10亿美元,其中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是主要贸易伙伴。而伊拉克与台湾每年的贸易额也高达7.814亿美元。台湾一些分析人士指出,一旦美国和伊拉克真的开战,而且持续时间相当长的话,预计今年的贸易额还会大幅递增,超过二三十亿美元都有可能。台湾外贸协会已经排定在5月上、中旬组团访问中亚、中东等国家,争取更多贸易机会。 闯荡中东的台湾女人 目前,台湾在中东地区最大的贸易商是“爱我产物有限公司”。“爱我”在波斯语中是“吉祥”的意思,公司负责人刘芝珍于1975年从大学毕业后,当过一段时间的老师,后来转行从商,客户主要来自伊朗和伊拉克,就连台湾外贸协会都肯定“爱我”是两伊贸易的知名厂商。刘芝珍虽是女流,但胆子很大,加上谨慎小心,近30年来一直在中东地区打转,在同行的眼中,她是惟一敢与伊斯兰世界打交道的女人。刘芝珍也说她每次去中东都备受礼遇。 据刘芝珍透露,目前“爱我”公司出口中东的产品中,纺织品和化学原料磷酸是最大宗的买卖。其中化学原料大多是官方购买,数量相当庞大,基本上每次都需要二三十个货柜;磷酸被列为一级危险品,按高、低密度不同而有不同的用途。至于这些中东国家到底为什么买这么多磷酸,刘芝珍表示,“这是人家的国家机密,我不便过问”。 除了刘芝珍,还有一位号称“中东王”的台商唐日荣也很有名,不过他已经去世了。唐日荣和中东一带的富豪一样,痴迷黄金,尤其是他家里的洗手间里那具黄金马桶,在台湾更是家喻户晓。据说,他早年主要是向中东地区出口军火、军用品和石油,后来改为以机械零件为主。 伊拉克一次下了140万个保险套的订单 中东地区战火频仍,时常需要大量物资,这也为很多台商提供了商机。刘芝珍自己也承认,公司的营业额一直以每年两倍的惊人速度增长。 可能是生意做多了吧,刘芝珍光是从订单量就能判断局势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一旦有战事,中东官方下的订单,数量就会突然暴增。因为该地区的官方都很有钱,且爱囤积物资。所以,在战争前的两三个月,不论任何物资,订单一定大增。不过,有件事还是很令刘芝珍感到困惑。一次,伊拉克下了10货柜的订单,而且每个货柜都要装满14万个保险套。直到今天,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伊拉克需要这么多保险套。 坚持款到才能出货 和大多数在海湾的台商一样,刘芝珍一开始接的多是官方生意,每笔交易的数额都相当大。当时,中东很多国家的政府内部还有一些极端分子,幸好她不是直接面对面与官方交易,而是通过第三者,大致上还算安全,对方的信用也不错。现在,刘芝珍多半是和中东民间往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危险是小了许多,但做生意的风险仍然很大。有些中东公司和银行勾结,或者给假的付账单,或者干脆拒绝付款。因此,刘芝珍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一定要坚持款到才出货,否则很容易吃亏。很多台湾商人对此也都表示认同,毕竟风险大,利润也才惊人嘛。▲ 《环球时报》(2003年03月17日第十九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