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侵权从显性到隐性 难找“罪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3月15日 09:54 北京青年报

  

隐性侵权经常在不经意间发生 供图/photocome

  刚刚从国外旅游回来的钟先生非常懊恼:5天的行程中超过一半的时间全耗在旅游大巴上了。因为旅行社安排的住宿地点都在郊外或卫星城里,不仅要起早贪黑赶路,晚上偶尔想自由活动一下,连打部的士都难。

  但是,查遍旅游合同,都找不到旅行社的任何“罪证”。旅行社振振有词:我没有违约,安排的酒店确实是三星级的,合同上所列的景点也一个没有少。

  对比几年前屡屡曝光的侵权案,业内人士给钟先生的遭遇起了个民间称呼,叫做“隐性侵权”。

  其实,这种出在服务或销售环节的“隐性侵权”,近年来在各个消费领域屡见不鲜。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有关人士介绍,这些设计得非常隐蔽的“陷阱”往往令消费者防不胜防,而且,由于手中没有凭证或仅有一份经营者提供的格式合同,维权难度很大。在投诉或打官司时,消费者通常处于下风。

  记者这几天在采访中发现,就拿每个人身边时时会遇到的事来说,你或许从来没有怀疑过这样一条“规定”:进餐厅不许自带酒水饮料。这一看似天经地义的事日前被维权部门“宣判”为违法:中国消费者协会3月12日公开称,饭店的一些格式条款显失行业惯例,是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

  类似的事情还不少。例如,在商场最常见的“隐性侵权”如利用购物“赠券”设陷阱。如某商场采取购满200元,赠50元票券的手段促销,却没有事先告诉消费者这50元只能在另外购满200元物品时才能使用,误导消费者在商场内循环消费。而无论是商场打折、降价、赠券等促销活动,还是饭店的优惠券后面,通常都附有“本商家保留对此次促销活动的最终解释权”的字样,实质上也是一种规避责任、不履行承诺的挡箭牌。如某海鲜饭店在促销广告中称,“节日期间5折优惠”,当消费者去结账时发现并未按5折计,服务员解释为海鲜不打折,饮料、酒水不打折等等,消费者说广告中并未列出这些商品除外,服务员指着广告左下角一行小字说,本店有最终解释权。至于那种要求消费者提供完整包装作为退换手机的前置条件,则更是一种隐性侵权行为了。

  如此不平等格式条款经常以各种不同面目出现在商家的各类活动中,但因其具有一定迷惑性,只有深入进去,消费者才会发现自己的权益实际上已经受到了限制。

  不过,让吃了“哑巴亏”的消费者感到欣慰的是,有关部门已经开始留意到发生在消费领域的隐性侵权毒瘤,3月13日,国家工商总局宣布了今年的五大维权重点,其中,打击餐饮、美容美发、旅游、修理等服务行业存在的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加强服务领域消费维权工作成为重点之一。

  而中消协则向一些似乎已约定俗成的格式条款开刀,组织了一个格式条款系列点评活动,点评的范围包括商品房、物业、装修服务、家用轿车、维修服务、邮政电信、金融保险、旅游住宿、餐饮停车服务、铁路、民航、公交服务、教育及各种中介服务、公共事业服务、商场、超市、农用生产资料等方面。凡2002年1月1日至2003年7月底以前,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发现经营者与之缔约不平等格式条款,或单方面以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以及显失的行业惯例,都可以向中国消费者协会或当地消协组织反映。

  记者了解到,维权部门开展类似“格式条款系列点评”这样的活动,就是要动员广大消费者揭露消费领域中存在的所谓行业惯例,抨击各种“隐性侵权”的违法行为,达到改善消费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

  据悉,3月1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北京推出了消费者协会拟定的《房屋租赁合同》、《房屋承租居间合同》,并倡导消费者和经营者使用消协版的合同,其目的也是“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减少各种“隐性侵权”对消费者的伤害。

  看来,今后,当消费者一旦再遇上自己的包在“存包处”丢失,去找超市负责人要求赔偿时,负责人让消费者去看超市门前贴的告示:“手机、项链等贵重物品不予寄存,若不慎将包遗失,最高赔偿200元”的类似“隐性侵权”时,可以据理力争,并有地方说理了。

  "3·15"维权备忘

  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决定,将每年的3月15日作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1987年9月,中国消费者协会成为国际消费者联盟的正式会员。从1988年至今,整整16个“3·15”过去了。打假其实已不再是每一年那一天的事了。侵权从“显性”逐步升级为“隐性”,维权也一步步从治标向治本迈进。

  -1991年:维权意识被唤醒

  这年的3月15日,中央电视台推出了现场直播“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消费者之友专题晚会。晚会现场10部热线电话此起彼伏,很多打不进电话的人,甚至把那些有质量问题的商品带到直播现场的门口请求曝光,消费者们的维权意识被唤醒了。

  -1992年:案子震撼了观众

  在当年的“3·15”晚会上,国务院10个政府部委的部长接受现场采访。节目中还穿插了敬一丹远赴安徽采访一例因使用热水器而导致消费者死亡的案子,晚会现场受害者的亲属声泪俱下的控诉在观众中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作用,以致安徽省有关部门领导在收看晚会的过程中就作出了行政制裁的决定。

  -1992年:精神损失首获赔偿

  在北京,发生了两少女状告国贸商场侵害人身名誉权案。这是我国第一起因精神损失获赔偿的案件,由于之前没有先例,当时受理此案的律师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努力,最后,案子以国贸商场向两少女赔偿2000元告终。

  -1993年:打假来了监察部

  这一年的“3·15”晚会不仅有十几位部长莅临,而且像监察部这样的职能部门也参与进来,表明打假已由群众的行为转变成了政府的行为。

  -1994年:《消法》筑起里程碑

  199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简称《消法》)正式颁布实施。这部法律成为中国保护消费者权益运动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消法》实施前后,中国相继颁布实施了一系列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和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制止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等共计37部。这些法律法规,细化了《消法》的有关内容,增强了《消法》的可操作性。另外,不少地方还专门成立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审判庭、合议庭,方便了消费者的诉讼。

  -1995年:“刁民”王海出山

  这一年,一个名叫王海的“刁民”开始出山打假,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995年3月,王海在北京第一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规定,尝试购假索赔,8个月后获赔。10月,王海再次进京尝试购假索赔,一周之内获赔8000元。

  11月,在中国消费者协会的主持下,社会上开始了对“王海现象”的讨论,致使《消法》深入人心,并促使有关单位开展了“百城万店无假货”等系列活动,大型商场的假货普遍明显减少。12月,因在消费者打假中起了带头作用,王海成为第一位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设立的“消费者打假奖”(奖金5000元)的获得者,该奖的宗旨是支持和鼓励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打假。

  -1996年:欺诈判定有了标准

  对于故意欺诈的判别一直是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难点,1996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定了《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它的实施使欺诈的判定有了一个可以比照的标准。

  -1997年:消费者不愿做“沉默的羔羊”

  法院判决卡式炉爆炸毁容案件:贾国宇获赔包括精神损害赔偿金10万元在内的赔偿共273257.83元。这是我国首例因产品质量造成了人身伤害的精神赔偿案。1995年3月8日晚,北京铁道附中学生贾国宇在北京海淀区春海餐厅聚餐,用餐中他们使用的卡式炉燃气罐突然发生爆炸,将贾国宇的面部及双手严重烧伤。

  邱建东状告邮电局,要求按《消法》第49条加倍索赔话费1.2元,并要求摘下老的、未载入半价规定的资费表,赔礼道歉。这场“一块二”的官司被评选为“1997年全国侵害消费者权益十大案件”之一。

  -1998年:维权目光转向农村

  打假维权目光由城市转向农村,当年央视晚会主题是“为了农村消费者”。许多人对节目中披露的云南某厂生产的青饲料切碎机由于设计不合理,而相继斩断了2000多个农民的手指、手掌的恶性案件记忆犹新,不仅为一次又一次吞噬农民兄弟手的“恶魔”而愤怒,更为2000多个灵魂的麻痹和冷漠而悲哀。

  -1999年:《消法》调查医疗事故

  1999年8月5日,广东省人大通过了《广东省实施办法》,其中的31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或捏造事实诽谤消费者、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物品,侵害消费者的人格尊严或者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的,应当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给予5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这是地方法规第一次为消费者明确精神赔偿方法,它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上,意义重大。

  -2000年:全国围剿有毒大米:

  2000年11月20日,河南省原阳县桥北乡马井村农民王斌与合伙人周竹根从山东鱼台购进60吨大米,更换包装后卖给广州白云区一个体工商户。在交易过程中,涉案嫌疑人将工业用白油按比例掺入大米中,并从这里开始流向全国。12月,有关执法部门在广东、河南、山东等地相继查获了大量含有工业用白油的有毒大米,并对涉案人员进行了严厉处罚。

  -2001年:失信破产第一案

  2001年9月,中央电视台记者发现南京冠生园月饼生产厂头年没有卖完的价值几百万元的月饼陆续从各地回收了回来加工做成新月饼。事件捅出后,市场大哗。消费者对月饼质量的信任度降到了极点,南京冠生园最终也以关门收场。南京冠生园的破产被称为“失信破产第一例”,让各企业引以为戒。

  -2002年:“隐性”谎言当场揭穿

  “3·15”晚会通过“寻人启事”的方式对全国的“揭黑者”进行筛选,在晚会上“神秘”出场。“香武仕”,一个号称是“丹麦进口”的音响品牌撒下的弥天大谎在晚会上被当场揭穿,该品牌实则产自广东东莞一个小地方,是绝对正宗的“国产音响”。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订新闻冲浪 互动点播 赢彩屏手机MP3播放机!
  任你邮印象30,30M大空间+彩信相册,免费试用!
  快感体验尽在天堂《冰镜湖》 特別邀请传奇玩家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BOBO族 S57手机 滚石
 
  新浪精彩短信


新闻冲浪知天下事
赢MP3、彩屏手机

全新推出蟋蟀铃声
疯狂铃声 鸟叫铃声
[光 良] 握你的手
[黄品源] 小薇
[林志炫] 只为你唱
[和 弦] 马刀舞曲
更多精彩铃声>>









图片专题:流氓兔!
诺基亚   西门子
摩托罗拉 三星
阿尔卡特 松下
爱立信   三菱
更多精彩图片>>



新浪商城推荐
MD音乐播放器
  • SONYN10最新MD机
  • MR220最经济的MD
  • 让男人魅力无边
  • 佛裸蒙性感香水
  • 征服者性感香水
  •   理财新时尚-收藏
  • 网上钱币卡市场热
  • 邮品一族交易社区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